房地產市場上被罵得最多的人應該就是炒房者和中介了,因為這兩種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基本上可以說我國的房價之所以能漲到現在這個水平,跟這兩種人絕對有密切的關系。相比起來炒房者其實還可以理解,畢竟人家光明正大的投資房產,為了賺錢炒作房價也無可厚非,但房產中介就不一樣了。明明打著中介的名義,但卻在暗地里玩各種貓膩,不僅跟開發商聯手炒作房價,還會“欺上瞞下”吃差價。所以現在說起中介,基本上都是一片罵聲!當然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市場上關于取消中介機構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就連一些知名人士也對此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雖然中介機構的傭金只有2%左右,但因為我國目前的房價居高不下,中介一套房就能輕輕松松賺十幾萬。例如前幾天的時候,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就公開表示稱:中介賣一套房賺十幾萬太多了,而且不但收取高額手續費,還控制信息源,哄抬價格賺取差價,這個行為必須打擊!
中介行業的確有存在的必要,因為很多時候中介行業能幫助買賣雙方更好的交易,舉個例子自己去找房子,跟讓中介找房子,成交的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但問題是現在中介行業存在很多亂象,這些亂象對房產交易雙方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嚴重損害了雙方的利益。這才為什么打擊如此厭惡房產中介的原因,所以接下來對中介行業的監管必須要提上日程,實際上現在有城市在這樣做了。
前幾天的時候,杭州房管局上線了“個人房源自主掛牌”功能,這一舉動意味著購房者可以跳過中介直接與房東聯系,實現了房產交易的去中介化!這對于買賣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至少避免了被房產中介“吃差價”的可能。也許這個政策并沒有直接對中介行業動手,但從側面帶來的影響絕對是巨大的,因為在個人可以自住交易房源之后,中介行業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剔除一些此前的服務弊端,否則就真的會失去存在的意義。舉個例子,如果房產中介還想跟以前一樣吃差價的話,買賣雙方只要在房管局上的交易平臺一查,就能知道中介的打算,到時候中介還敢玩貓膩嗎?
通過杭州上線二手房個人交易平臺這件事可以看出來,現在的樓市一切行為都是為了保護購房者的權益。所以也許房價在短期內不會出現多大幅度的上漲,但隨著越來越多利好政策的出臺,剛需購房者買房肯定會變得更容易。所以筆者一直都在說未來的樓市是一個利好剛需的樓市,這種利好不僅僅是來源于房價回歸合理,更來源于其他各個方面。因此對于剛需購房者來說,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到底應該在什么時候買房,需不需要等到房價徹底回歸合理的時候再出手呢?對此,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