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腦擁有無限的適應能力
我們的身體有個特點:當受到壓力時,體內平衡被打破,為了響應這個變化,體內會重新建立平衡。
如果一個人要做一件有挑戰的事,只要足夠努力,保持足夠長的時間,身體會慢慢適應這種變化,使努力更容易。
同樣,如果你足夠多地練習做某件事,那么大腦會改變某些神經元的用途,以便完成這個任務。
挑戰越大,大腦變化越大。有人通過練習成為最強大腦者,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潛能,它不專屬于天才,通過刻意練習,你也可以做得很好。
二、如何高速成長
1、套路的多少,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從小我們被教導要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地做事,否則會被批評投機取巧。
但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沒有好的方法指導,我們很難有立足之地。
對于腦力工作者來說,水平的高低關鍵要看掌握的套路的多少。
可能日日夜夜困擾你的難題,只需要好的工具書就輕松解決。
以下是這兩年閱讀中,我覺得價值很高的工具書,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a、要想帶好娃,可以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用閱讀教育孩子》、《遠遠背后帶領》、《讀懂孩子的心》
b、要修復創傷的心靈,可以用《治愈你內在小孩》、《被討厭的勇氣》
c、要想成為高手,可以用《躍遷》、《無限可能》、《好好學習》、《成為極少數》、《意志力》、《刻意練習》、《掌控習慣》
d、要想少工作、多賺錢、多享受,可以用《二八定律》
e、要想高效記憶,可以用《考試腦科學》、《超級記憶》
f、要寫作,可以用《九宮格寫作法》、《卡片筆記寫作法》
g、要學領導力,可以用《可復制的領導力》
h、要想提高溝通能力,可以用《非暴力溝通》、《可復制的溝通力》
i、要全面思考問題,避免爭執,可以用《六頂思考帽》
j、要投資,可以《指數基金投資指南》、《手把手教你讀財報》
k、要想低風險創業,可以用《精益創業》、《低風險創業》、《科學創業》、《騰訊傳》(模仿領先者)
l、要想公司快速增長,可以用《指數型組織》、《增長黑客》
m、要想快速樹立產品和品牌,可以用《非對稱思維》、《搶占心智》
n、想拍照好看,可以用公眾號攝影筆記
如果你身邊有杰出人物,你也可以觀察和推測是什么使他們變得如此杰出,接著再提出訓練方法,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們那樣表現卓越。
2、走出舒適區
我們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分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困難區。
舒適區是指呆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做自己擅長的事,在這個區域里,我們覺得舒服、放松、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這個區域,就會感到別扭、不舒服,或者不習慣。
我們要想高效成長,就必須讓自己始終處于舒適區的邊緣,即所謂學習區。
例如:一本書與我們已有的觀念不符,通過思考,理解認可了書中的觀點,這就是我們的學習區。
貿然跨進困難區會讓自己受挫。
例如:參加一些我們完全聽不懂的課程,不僅沒掌握,還打擊了自信心。
而始終停留在舒適區會讓自己停滯。
例如:我們喜歡重復做我們已經掌握的知識,但是我們把已掌握的知識“倒背如流”又有什么意義呢?
3、高度針對性
你想提高哪方面技能,老老實實重復刻意地練習。別折騰一些亂七八糟不相干的事情。
例如,想提高寫作能力,寧可發幾篇注水文章,也比苦讀十年期待一鳴驚人強。
職業訓練中,比較強調分塊練習。首先整體過一遍,然后把它分解成很多小塊,一塊一塊地反復練習,甚至一個一個動作反復練習。
4、隨時獲得有效反饋
所有職業訓練都需要有一個指導老師,他不見得比你厲害,但作為旁觀者,他能夠看到我們自己發覺不到的問題。
例如:跳舞都會有鏡子,這樣你可以隨時糾正自己的動作;學口語,如果不錄下來,你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寫文章也一樣,你需要發送到平臺里,讓大家給你反饋,你才能知道文章好不好。
總之,沒有即時反饋,你很難成為大師,所以我們要想辦法獲得有效的反饋。
5、全身心投入
研究表明,看電視很難被記住。
所謂學習,就是記住過去遇到的生存教訓。
如果你不能高度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大腦會把他當作非必要的信息,無法被長期記錄在大腦中。
掌握一項技能,初期天賦很重要。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興趣的作用會越來越大,因為興趣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誰能全身心投入,并堅持下來。
三、總結
我們不是到了極限,而是動力不足,誘惑不夠大。
想要出類拔萃,你就要給自己找一個可以推動你前進的理由,不斷在學習區內有針對性地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過程,一定要努力尋找方法,想盡辦法獲得即時反饋。
???記得關注“菜哥讀書”,并轉發
【每周一次,重新思考一個成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