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頭條 » 招標 » 正文

        神奇動物在哪里_“動物”主題藝術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9-03 20:56:18    作者:企資小編:凱威    瀏覽次數:47
        導讀

        前 言人類從小就會在現實或視頻中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動物,小到螞蟻、蝴蝶、蜻蜓,大到老虎、獅子、大象。它們是人類靈感創作的來源之一,從文學、音樂到繪畫,它們的身影無處不見。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存的星球,從小


        前 言

        人類從小就會在現實或視頻中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動物,小到螞蟻、蝴蝶、蜻蜓,大到老虎、獅子、大象。它們是人類靈感創作的來源之一,從文學、音樂到繪畫,它們的身影無處不見。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存的星球,從小動物們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也能獲得心靈的治愈。

        此展覽分為三大模塊:水——水中暢游陸——奇珍異獸空——展翅翱翔,展出二十八件繪畫作品。本次展覽的每一幅畫,都是前人在用心觀察動物后畫出來的。希望大家在看過這些作品后,會愛上這些動物,與它們和睦共處。


        01


        水——水中暢游

        Swim in the water

        古人沒有照相機、動物百科全書,但是他們又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水里形態各異的動物長什么樣,怎么辦?他們決定自己畫。他們用毛筆將看過的水生動物影像記錄下來。有些畫的十分逼真,也有些被夸張、變形,趣味十足。下面就跟隨著畫家的腳步,看看他們是如何畫水族的吧。

        海錯圖第四冊(四十四開)

        紙本設色 30.4cmx6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海錯圖》作為故宮所藏的一套“奇書”,本質上其實是一本古代的海洋生物圖鑒。它的作者叫聶璜,出生在明末的杭州,是一位畫家兼生物愛好者。他苦于自古以來都沒有海洋生物的相關圖譜流傳,決定自己畫一本。康熙年間,他游歷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多地,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種,就把它畫下來,并翻閱群書進行考證。還會詢問當地漁民,來驗證古書中記載的真偽。


        鱟魚(局部)

        響螺化蟹(局部)


        經過幾十年積累,聶璜最終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完成了《海錯圖》。這也是他唯一傳世的作品。此書是如何進入紫禁城的呢?全書并沒有進獻給皇上的言語,可見聶璜沒有打算把書上貢。之后,聶璜就從歷史中消失了,此書也沒了下落。直到雍正四年(1726年)這部書才重現江湖:這一年的皇宮檔案記載,太監蘇培盛把海錯圖帶入了宮中。


        竹節蟹、鏡蟹、甌郡溪蟹(局部)

        廣東石膏蟹、合浦斑蟹(局部)


        之后,乾隆、嘉慶、宣統等皇帝都很喜愛這部圖譜。到了民國,由于日本侵華,故宮文物南遷,輾轉中,全套四冊書分了家。現在前三冊《海錯圖》留在了北京故宮,第四冊則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局部)

        變種蝦(局部)


        海錯的“錯”,是種類繁多錯雜的意思,漢代以前,人們就用“海錯”來指代各種海洋生物。《海錯圖》描繪了300多種生物,其中的動物幾乎涵蓋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大部分主要類群,還記載了不少海濱植物。聶璜的嚴謹精神,使這本書頗具現代博物學風格。而且每種生物所配的文字,既有觀察記錄,又有文獻考證,并配趣味“小贊”一首,讀來令人興致盎然。


        << 滑動查看

        宋代 劉寀 落花游魚圖卷

        絹本設色 26.4cmx255.3cm

        圣路易斯藝術博物館


        圖卷以俯視的角度描繪了動態輕盈的水底游魚,看似雜亂無章,實則各方有序,深具匠心。雖然對水不著一筆,但通過游魚的自由穿梭,我們仍然感到它的柔滑清涼。


        畫家以魚深藻淺的方式分出層次,雖為明代畫風,但甚得傳說中劉窠“風萍水荇,鱗尾性情,無不生動”之精神。



        畫面開始先畫盛開的杏花,伸向水面,向后展開。落花引來群魚爭食,或聚或散,或潛游,或上浮,或回泳,翻藻戲蒲,以示水中的暢泳自然之態。其畫法全用渲染,間或用沒骨法,不見鉤勒,活潑生動。這種表現方法和詩情畫意,獨創一格,多為后人所仿效。


        清代 朱耷 魚

        紙本墨筆 90cmx50cm


        朱耷筆下的魚與眾不同,它們總是以白眼示人,這與他特殊人生經歷有關,是他將其情感寄托于畫面的表現。


        朱耷是明室后裔,出身貴族,明亡清興,他內心是不平衡的,所以他對社會不滿,并在他的繪畫當中表達了這種情緒,主要反映在所畫動物的眼睛上,所以他畫的鹿、魚、鳥,大都是翻白眼的。


        清代 佚名 魚藻成扇

        絹本設色 19cmx18.9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代 佚名 魚藻成扇

        絹本設色 19cmx19.2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兩柄圓形團扇,分別畫了一黑、一紅兩條金魚(品種為龍睛蝶尾),形象異常逼真。



        畫家利用水草與彩筆暈染,重現金魚在水中優游的場景;搭配團扇形的外框,令人聯想到放大鏡的效果。畫家將金魚的動感,收納到靜態的扇面中,無論是欣賞或實用,都非常方便。



        扇上沒有畫家的簽名,但是扇柄系著的黃色簽紙,有寫著是由馬駿和徐國祥進獻。二人生平不詳,據查為同治、光緒年間如意館的畫師,藝術風格也反映了清代宮廷審美傳統的延續。


        有些小伙伴在看到這兩件作品時是不是感到有些眼熟?對扇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這里→Artlib線上展覽 | 筆下生風——中國古代扇面畫及成扇作品展


        清代 華嵒 寫生冊(二)蛙戰


        這幅畫描寫水塘一角,兩只較大的青蛙張口瞠目,做勢要準備對決。黃色青蛙的腹部下面,還伏臥著一只幼蛙,彷彿受到母親的庇護。另一只同色的幼蛙,正向母蛙靠近,似乎想加入這場戰爭。而綠色青蛙的身邊,也有一只小蛙在鼓譟助威。雖然看似靜態的畫面,卻瀰漫著無比喧鬧、緊張的氣氛。


        畫中青蛙的體型和顏色,很象是樹蛙。但是腳趾吸盤已經被擬人化,變成尖爪狀,前趾還演變成五爪,更強化了“蛙戰”的畫意。


        近現代 胡克敏 禾蟹圖


        這幅畫利用毛筆張合的特性,以及下筆時濃、淡、干、溼等不同層次的墨色變化,成功地描繪出螃蟹生動的姿態。蟹螯部份的淡褐色,顯現了大閘蟹,也就是毛蟹的特征。最上方那一只,腹部寫了一個“王”字,象是在發號施令,也暗藏了畫家的幽默和巧思;地面的稻稈和稻穗交互錯落著,點出此刻正是秋深稻熟的季節。


        胡克敏(1909-1991)是江蘇武進(今常州市武進區)人,號鐵骨翁、漾碧軒主,1949年以后渡海到中國臺灣定居。


        02


        陸——奇珍異獸

        Exotic animal

        古代的交通,不如今天方便,生活在遙遠地方的動物,平時很難見到,除了被當成珍貴生物,也經常跟傳說中的神奇動物聯想在一起。比如大家都認識的長頸鹿,六百多年前就被誤認是吉祥神獸——麒麟,日本與韓國的長頸鹿,一直到今天都還被稱作麒麟。古代畫家在畫這些稀有動物時,并不一定真的親眼看到過,通常都添加了自己的想像力,因此與真正的動物差別很大。


        ▼向下滑動,橫屏觀看

        明代 佚名 山海百靈圖卷

        絹本設色 34.5cmx744cm

        賽克勒美術館


        此《山海百靈圖》卷(簽題:唐胡瓌《蕃獸圖》真跡神品上上,卷前題:山海百靈)。畫卷描繪諸多怪奇神獸,這些動物形象靈感應該來自《山海經》,此大致繪于明代(待考)。


        明代 佚名 麒麟圖沈度頌軸

        絹本設色 90.4cmx4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永樂十二年,鄭和將一只麒麟帶回京師(南京),朱棣和大臣們非常興奮的迎接祥瑞之獸。


        明代 佚名 內府騶虞圖

        絹本設色 51.9cmx12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永樂二年(1404)秋天,相傳周王朱橚境內的神后山有騶虞出沒。于是朱橚便率領手下前往追捕,捕獲珍獸以后,呈獻給明成祖。這幅畫就是描繪神后山里的騶虞。騶虞是一種罕見的白虎,據說牠能夠預知吉兇禍福。騶虞現身,是一件祥瑞的吉事,可以象征在位者具備仁信的美德。


        清代 劉九德 狻猊軸

        絹本設色 176.8cmx238.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狻猊其實就是古代的獅子。這張大畫里,一頭獅子正行走在水流很急的溪邊,壯碩的體型幾乎占滿了整個畫面,展現出雄壯威武的氣勢。畫獅子的線條非常工細,鬃毛幾乎是一絲一絲地勾畫,相較之下,背景就顯得豪放許多,充滿對比的效果。不過古代人畢竟很少看到獅子,所以添加了很多想象力,變成這種既古怪又幽默的模樣。


        劉九德(約活動于17世紀末),順天(今北平)人。擅長畫人物,尤其精于描繪仕女和肖像。


        明代 丁云鵬 掃象圖 1610年

        紙本設色 136cmx5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掃象”主題淵源流長,歷代畫家常有描繪。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張僧繇。早期畫中只有人物,沒有背景,先賢和侍從用掃帚以水拭掃白象。在佛教意象中,白象是普賢菩薩的坐騎。以“掃象”為主題的作品在晚明頗為流行,與丁云鵬同時代的畫家吳彬、崔子忠等,也有此類畫作。此時,“掃象”也作“洗象”,“象”為“像”的同義,因此有掃走虛幻外表之意。



        畫作在窄長的豎形構圖中,巧妙地安排了一群僧侶侍從洗象的場景。通過人物動作與神情的精心描繪,以及色彩的分隔與呼應,將洗象及旁觀人物連綴在一起。人物雖然密集,但井然有序。畫中山石、樹木等配景,淺淡青綠設色遠追錢選,勾寫形態取法文征明,造型古拙文雅。整個畫面疏朗、明潔,透出高古靜穆的氣息。


        清代 華嵒 天山積雪圖

        紙本設色 159.1cm x 52.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描繪晦暗陰霾的天空下,云幕低垂,仿佛又在醞釀著新的一場暴風雪。雪峰陡峭重疊,閃著潔白晶瑩的寒光。此圖最突出的特點是構圖簡潔大膽,設色對比強烈。它不僅展現了古代傳統文人畫很少涉及的天山雪域的自然風光,將山水、人物及走獸等題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而且更以凝練秀勁的筆墨營造出一種孤寂悲涼的意境,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力。


        清代 朱耷 松樹雙鹿圖

        紙本墨筆 182cmx91.4cm

        中國國家博物館


        描繪了一角山崖,崖邊上一株古松遒然挺立,崖下一公一母兩只梅花鹿親密的相偎在一起。遠處背景中的山崖和蒼松畫面疏淡,筆墨勁簡;山崖上草石與古松以濃墨畫出 。


        << 滑動查看

        唐代 韓滉 五牛圖卷

        紙本設色 20.8cmx139.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作為寥寥的幾件唐代紙絹繪畫真跡之一,因此不論其藝術成就還是歷史價值都備受世人關注。



        《五牛圖》卷是目前所見最早作于紙上的繪畫,紙質為麻料,具有唐代紙張的特點。圖畫五牛,形象不一,姿態各異,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頭,動態十足。



        其中一牛完全畫成正面,視角獨特,顯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



        作者以簡潔的線條勾勒出牛的骨骼轉折,筋肉纏裹,筆法老練流暢,線條富有力度和精確的藝術表現力。牛頭部與口鼻處的根根細毛,更是筆筆入微。每頭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過對眼神的著力刻畫,將牛既溫順又倔強的性格表現得極為傳神。作品完全以牛為表現對象,無背景襯托,造型準確生動,設色清淡古樸,濃淡渲染有別,畫面層次豐富,達到了形神兼備之境界。以牛入畫是中國古代繪畫的傳統題材之一,體現了農業古國以農為本的主導思想。韓滉任職宰相期間,注重農業發展,此圖可能含有鼓勵農耕的意義。



        《五牛圖》是其作品的傳世孤本,也是為數寥寥的幾件唐代紙絹繪畫真跡之一,因此不論其藝術成就還是歷史價值都備受世人關注。


        清代 朱耷《安晚》冊頁(二十二開)之貓

        紙本水墨 31.8cmx27.9cm

        日本泉屋博古館


        《安晚》冊頁第九開是一只貓。八大山人畫的貓基本上都是腦袋大,身子小,弓著背,趴在地上,似乎也在打盹。畫上題詩:“林公不二門,出入王與許。如公法華疏,象喻者籠虎。”詩的具體含義難以琢磨,但其中肯定有不少玄奧的禪宗思想。貓同樣是一個流行的題材,常常是貓與蝴蝶被畫在一起,“貓蝶”即“耄耋”,含有祝壽的吉祥之意。八大山人畫的貓并非這種含義。他筆下的虎與貓有時很相似。他在1699年端午節畫的一件《艾虎圖》中,虎的形象就像極了一只貓,真是所謂“照貓畫虎”。正如題詩中提到的“籠虎”,《安晚冊》中的貓其實也具有虎的特點,形象之間隱約透出模糊的轉化之意。這種物象之間的轉變,其實與禪宗的教義之間存在某種關系,不執著于一個特定的物象,正是禪宗的境界。

        << 滑動查看

        金代 趙霖;趙秉文 昭陵六駿圖卷

        絹本設色 27.4cmx444.9cm

        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中的這六匹馬是唐太宗的愛馬: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

        太宗非常喜愛自己的馬兒,于是為自己建昭陵時,用青石雕刻了六匹愛馬的形象,并親自為他們作“贊”。


        什伐赤


        特勒驃: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天險摧敵,乘危濟難。

        青騅: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

        什伐赤:瀍澗未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

        颯露紫: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詟三川,威凌八陣。

        拳毛騧:月精按轡,天駟橫行。孤矢載戢,氛埃廓清。

        白蹄烏: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颯露紫


        此圖依據唐太宗昭陵六駿石刻而繪,全卷分六段,每段畫一馬,旁有題贊。駿馬的形態既忠于原作,又注意發揮繪畫之長,通過遒勁的筆法和精微的設色,將馬匹的毛色表現得更加真實自然,戰騎馳騁疆場的雄姿也刻畫得十分生動。無論是奔馳、騰躍,還是徐行、佇立,都能曲盡其態。


        清代 郎世寧 交阯果然軸 1761年

        絹本設色 109.8cmx84.7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此作成畫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這幅畫繪制的可能是產于馬達加斯加島附近的環尾狐猴。但是畫上乾隆卻指稱其為來自交趾(現在越南)的果然獸。原產于印度洋的環尾狐猴是否有可能經由越南的進貢來到清廷呢?有待考察。

        朗世寧(公元一六八八-一七六六年),意大利人,耶穌會教士,以繪畫供奉內廷。歷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畫法參酌中西。


        近現代 溥儒 山澗白猿

        絹本設色 16.5x38cm


        一些小伙伴經常分不清猿與猴。猿和猴子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隸屬于不同的分支。辨別兩者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看它們是否有尾巴。大多數猴子有尾巴,而猿是沒有尾巴的。此作俊美的畫面并顯富麗吉祥,清逸閑雅之意境令人神往。


        大熊貓為中國國寶,也被譽為生物界的活化石,黑白相間的毛色和憨態可掬的外表使其深受人們喜愛,在全世界亦有大量粉絲。


        當代 韓美林 熊貓抱竹

        紙本設色 35cm×37.5cm

        近現代 吳作人 熊貓

        紙本墨筆


        大熊貓,也稱作大貓熊,一般稱為“熊貓”或“貓熊”,屬于食肉目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中西部四川盆地周邊的山區和陜西南部的秦嶺地區。由于生育率低,大熊貓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中評為瀕危物種。



        03


        空——展翅翱翔

        Fly in the sky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人們從很早以前就羨慕鳥兒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在不斷的嘗試下,發明了飛行器。鳥兒不僅能自由飛翔,有一些還擁有美妙的叫聲,在幽靜的清晨或傍晚,聽蟲鳴鳥叫的聲音,這樣的生活真是好不愜意。


        << 滑動查看

        宋代 趙佶 寫生珍禽圖卷

        紙本墨筆 20.5cmx521.5cm

        私人收藏


        《寫生珍禽圖》卷是宋徽宗存世作品中尺幅最大的。此圖用筆樸質簡逸,對景寫生,無論禽鳥、花草均形神兼備。全卷共分十二段,每段各自獨立,分別畫有領雀嘴鵯、畫眉、灰喜鵲、戴勝、珠頸斑鳩、太平鳥、白頭鵯、鳳頭百靈等珍禽。除最末兩段外均以折枝樣式的花卉或樹枝作為配景。


        流傳近千年的徽宗《寫生珍禽圖》卷,傳承有緒,斑斑可考。上有清代乾隆皇帝(1711—1799年)題寫的圖名和御用璽,計21方,收藏印7方;此外,還有明代著名收藏家安儀周,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標的收藏印19方。當代最具權威的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家張珩、謝稚柳、徐邦達等均有論著考證。


        宋代 林椿 果熟來禽圖

        絹本設色 26.5cm x 2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繪林檎果一枝,枝上碩果累累,一只小鳥輕靈飛來棲于枝上。



        小鳥姿態生動,活潑可愛。它挺著毛茸茸的胸脯,頭仰向上空,象是呼喚它的同伴快來與它分享。尾部上翹的羽毛,彎曲的雙腳,活潑歡快的動作,仿佛使整個樹枝顫動了起來。果葉的姿態刻畫細致,臉蟲咬的痕跡都看得一清二楚。畫面雖簡單,卻生氣盎然,清新欲出。


        近現代 江寒汀 寒冬鳥圖 1930年

        紙本設色 99cm×29.6cm


        寒冷的冬天,一場降雪后,樹枝上壓滿了白雪,一只色彩鮮艷的鳥飛到枝頭,掉頭而望。

        << 滑動查看

        宋代 趙佶 瑞鶴圖 1112年

        絹本設色 51cmx138.2cm

        遼寧省博物館


        此圖畫莊嚴聳立的汴梁宣德門,門上方彩云繚繞,18只形態各異的丹頂鶴翱翔盤旋在上空,另兩只站立在殿脊的鴟吻之上,空中仿佛回蕩著仙鶴齊鳴的聲音。


        近現代 林風眠 白鷺

        紙本設色 67cmx67cm


        林風眠的“白鷺”,筆觸有別于傳統水墨畫,活潑、流暢而有力度,構圖充滿動感,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審美情趣和如詩般的意境。畫白鷺可以看出一代畫家林風眠畫風的變化,林風眠很欣賞齊白石的見解:“介于似與不似之間……”也就是要從“形似”拓展為“神似”。早期(上世紀40年代)林風眠的鷺鷥圖是比較寫實的:喙中有鼻孔,頸部描黑紋,爪上嵌鱗斑,鳥身染淡墨……到了1950年代,我們看到鳥身仍保留淡墨全涂,其他部分都已簡化了。


        清代 朱耷 古木雙鷹圖

        紙本墨筆 168cmx80cm

        中國國家博物館


        畫面主體的雙鷹憩息于盤石之上,一瑟索凝佇,一神情如鑄,外形與神情均十分到位,筆墨造型上幾乎無懈可擊。畫面背景古木寒槎,虬干疏枝,樹身用勁筆復筆,益見滄桑枯寂之感。下方盤石內方外圓,危如累卵,益增險仄之勢。畫家借助古木、怪石這些元代大師們常繪的主題,輔以靜默凝重的禽鳥,暗示出生命的枯涸風蝕,苛刻寂寥,筆墨極簡而意境豐滿,元氣充溢,體現了凝重、冷峻、朗潤、含蓄、靜謐的藝術特征。


        近現代 黃永玉 貓頭鷹 1986年

        紙本設色 52cmx68cm


        黃永玉畫的貓頭鷹俏皮可愛,憨態可掬,看上一眼,便會喜歡。他畫的貓頭鷹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是黃永玉根據貓頭鷹的習性而畫。貓頭鷹晚間捕食、活動,白天休息,但為了保持警惕,就常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結 語


        萬物皆有靈,不可妄欺生。雖然現在有很多動物保護機構及動物保護志愿者,但是時常能看到虐待動物的新聞沖上熱搜,在此,我想說“可以不愛,但請不要傷害。”每個生命都是可貴的,都值得被善待。希望在欣賞畫作之余,本次展覽能在大朋友和小朋友心中種下一顆愛護動物與自然的種子。


        [ 文/編 《弘雅書房》

        編輯部:樂詩 ]

         
        (文/企資小編:凱威)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企資小編:凱威推薦作品?作者: 企資小編:凱威。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m.sneakeraddict.net/news/show-171741.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3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在线天堂中文在线资源网|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天堂а√中文在线|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 日本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美丽姑娘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中文版|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最近2019中文字幕一页二页| 色吊丝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2024你懂的网站无码内射|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