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功能手機還是智能手機,幾乎都支持藍牙功能,就像汽車的防抱死制動系統(ABS)一樣,藍牙幾乎成為了手機的標準配置。藍牙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該技術由愛立信、諾基亞、東芝、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以及英特爾于1998年聯合發布,不僅僅是手機領域,在汽車、工業生產、醫藥等領域都被廣泛應用。
同樣是通信技術,NFC(近場通信技術)的普及率卻遠不及藍牙。NFC由諾基亞、飛利浦半導體、索尼于2004年聯合研發完成,雖然距離推出已有十幾年,但NFC卻只出現在價格較高的手機中,千元手機不支持NFC似乎已經成為廠商和消費者的共識,甚至還有人認為NFC只是一種果汁的名字。
NFC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和我們熟知的Wi-Fi、藍牙又有什么區別?本篇就讓我們聊一聊。
不管是藍牙還是Wi-Fi,在使用過程中,都有一個從創建到配對的過程。連接藍牙時,需要先打開設備的藍牙開關,之后查找藍牙設備,確定密鑰之后才能完成配對。連接Wi-Fi時,需要先打開設備的Wi-Fi開關,找到需要連接的Wi-Fi,輸入Wi-Fi密碼后才能連接成功。
雖然NFC和藍牙、Wi-Fi一樣,都可以用來傳輸數據,但NFC的連接過程完全可以用“簡單粗暴”這個詞來形容,將兩個支持NFC功能的設備碰在一起即可進行數據傳輸,使用體驗類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刷卡。
那么NFC功能都有哪些使用場景呢?最基礎的當然是文件傳輸,將兩部支持NFC功能的手機輕輕一碰,就能將圖片等信息從一部手機傳輸到另一部手機中,但是NFC的傳輸速度遠低于藍牙,并且數據傳輸的距離也很短,在整個傳輸過程中,兩部手機需要緊挨著,否則數據傳輸就會中斷。
雖然NFC功能的數據傳輸速度緩慢,但可以起到密鑰的作用,通過NFC進行驗證,再通過藍牙進行傳輸,簡化驗證過程的同時,兼顧數據傳輸速度。藍牙耳機等設備的NFC功能也是如此,起到簡化配對的作用,只要用支持NFC功能的手機和耳機碰一碰,就能快速配對,這樣的使用場景還可以用在連接Wi-Fi上。
除此之外,NFC還兼容IC卡協議,也就是說NFC可以模擬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公交卡、門禁卡、銀行卡等。我們可以用支持NFC功能的手機直接模擬銀行卡進行付款,銀聯的閃付功能就是如此。除此之外,還可以模擬公交卡,使用體驗和實體公交卡無限接近,比掃二維碼方便多了。
總結:雖然NFC的傳輸速度比較慢,但是在某些特定場景下,還是十分方便的,你可以用NFC將手機模擬成各種IC卡,甚至可以模擬成汽車鑰匙。就目前情況來看,雖然NFC的技術難度不高,卻只能是高端手機的專屬功能,希望更多千元手機也加入NFC功能。你在挑選手機時,是否支持NFC功能是不是決定你購買的因素之一?期待你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