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手機行業,一直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有誰曾回想過,在那個山寨機遍布華強北,華為、中興還在靠充話費送機的年代,一款1999的小米手機,讓中國電子行業的供應鏈幾乎重組,讓更好的產品登上了市場的C位。今天手機行業發展瓶頸已經出現,小米作為一家企業,也會考慮發展手機以外的業務,高端制造業的核心就有汽車這一項,日本就曾靠著汽車工業,從一個戰敗國,一舉發展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小米造車可能有不少人調侃過,但不會有人真的就相信,小米能造。直到今年的小米春季新品發布會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正式宣布小米進軍電動車市場,在發布會上他說到:“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深知做出決定意味著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而本月1日,雷軍發微博稱,小米汽車正式注冊,公司名為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億,雷軍擔任法人代表。距離他宣告造車已經過去5個月了,在這期間小米汽車團隊進行了大量的用戶調研和產業鏈考察,調研訪談2000多次,拜訪并深度溝通交流了10多家業內同行和幾十家產業合作伙伴,同時緊鑼密鼓地推進汽車的產品定義和團隊搭建。截至目前,其收到了超過2萬份簡歷,經過精挑細選,組建起了約300人的團隊。可以看出,小米在造車這件事上,是要比在逃的賈老板還有地產大亨許老板,更加靠譜的。不過100億美金對于造車這項大工程來講,還是有些少了。
小米如果想從0開始搞汽車,可并不是只像手機那樣找成熟的供應商整合就行的,汽車的核心部件不像手機那樣高度通用,從零開始等于重新攀一條工業科技樹,即便是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造車,也還是找了現代起亞這樣有著成熟產業鏈企業代工,小米找一家代工廠合作可能是它目前階段最有效率的方法。當然這并不以為代工就無法脫離原廠產品的限制,像小鵬的代工方就是海馬,而海馬自己造的車是什么樣大家心里都有數。
小米造車最被看好的還是它的整合能力,從小米入局電視行業就能看出,它善于把不需要的成本去除,給消費者同價位下最有性價比低產品,在造車這一塊能夠熟練應用這種能力,想必年輕人的第一臺車肯定不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