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呈現普漲的態(tài)勢,不少品種漲幅超過100%,哪些中藥材漲幅較大?漲價對經營戶又會帶來什么影響?近日央視財經記者來到了我國四大藥都之一的安徽亳州,進行了報道。
安徽亳州:中藥材普遍漲價
部分品種價格同比翻倍
在安徽亳州中藥材專業(yè)市場里,記者看到早上8點,已經有不少拖著推車前來采購中藥材的人。劉先生在亳州市經營著一家中醫(yī)診所,每個月都會到市場來進行采購,他告訴記者,近半年中藥材的價格漲得厲害。
據了解,安徽亳州中藥材專業(yè)市場里有2600多種中藥材品種,這其中有超過60%的品種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其實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藥材的價格就進入了上漲通道,像馬錢子價格年漲幅高達228%,澤瀉價格年漲幅203%,柏子仁、大風子、紫蘇子、郁金這些品種年漲幅都超過150%。此外一些抗病毒的藥材品種,隨著抗疫防御的一號方、二號方的出現,價格和銷量也均出現上漲。
安徽亳州藥材經營戶 趙立建:原來每公斤190元,現在能達到每公斤220元。去年疫情剛暴發(fā)的時間,蒼術的銷量猛增,當時銷量要增一倍。產地沒貨源,現在新貨九十月份才可以采挖,庫存幾乎都用光了。
不少經營戶告訴記者,由于藥材原產地收購價上漲,他們也只能隨行就市,但對于這樣的漲價,經營戶們也有一定的擔憂。
安徽亳州:供求不平衡致價格上漲
藥典新規(guī)提升藥材質量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推動本輪中藥材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供需兩端的不平衡造成的,一方面疫情導致人們對健康更加重視,中藥材的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異常天氣的增多又對中藥材產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記者來到了安徽亳州,全國最大的芍藥種植基地,面積大約有十萬畝。由于今年異常天氣特別多,很多中藥的主產區(qū)也出現減產甚至是絕收,減產和絕收也推動了中藥材價格的上漲。
宮文德是安徽亳州的一位中藥材種植大戶,目前他承包了1000多畝的土地,用來種植白芍。眼下正式白芍采收的時候,地里一批生長了5年的白芍已經可以采挖,由于中藥材價格的上漲,今年他每畝地的收益很不錯,現在他承包的土地都是從農戶手中流轉過來的,他告訴記者,推動中藥材價格上漲的一部分原因是種植戶的減少。
安徽亳州中藥材協(xié)會會長 張鳳鳴:白芍每畝地1000公斤左右是正常產量,據了解今年每畝地平均800公斤,減產了20%,這減少的原因就是最近幾年旱情、澇情有點嚴重。
此外,2020版新藥典從去年12月31日開始實施,對于中藥材中殘留的重金屬、農藥的檢測標準都進行了提升。這無疑淘汰了相當一部分不合格的中藥材原料,中下游采購商也更注重對原材料質量的把控。
安徽亳州:中藥飲片廠淡季不淡
看好后市忙備貨
中藥材價格的上漲給下游的飲片生產企業(yè)同樣帶來了影響。每年的夏季是中藥飲片企業(yè)的銷售淡季,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企業(yè)的利潤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價格上漲卻推動了中藥飲片的銷量,出現了淡季不淡的行情。
在安徽亳州的一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yè)里,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包裝剛剛炒制出來的中藥飲片,生產線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原料價格上漲了,但他們今年的訂單意外得好。
安徽亳州某藥業(yè)飲片公司生產負責人 郭建華:今年我們訂單量和去年相比還有明顯增長,增長大概百分之一二十。夏季是我們中藥行業(yè)的淡季,但是今年因為行情和疫情,我們生產線基本上沒有出現停工或停產這種情況。
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藥材市場成交額突破1650億元,預計2021年中藥材市場成交額將逼近2000億元大關。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中藥材市場存在買漲不買跌的現象,價格越上漲,市場的交易活躍度就越高。
翟海偉是安徽亳州某中藥公司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由于今年中藥材產量減少,價格不斷上漲,有時候有錢也拿不到貨。
面對中藥材普遍上漲的情況,有不少生產企業(yè)提前進行儲備部分中藥材原材料。在安徽亳州一家規(guī)模較大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yè)的倉庫里,記者看到,雖然倉庫里已經堆滿了中藥材的原料,但仍不時有貨車拉著成包的中藥材往倉庫里進貨。
企業(yè)負責人李明輝在中藥材行業(yè)已經30多年,他告訴記者,中藥材漲價通常都有一定規(guī)律,所以在漲價初期他們就開始提前備貨。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中藥材的需求量還會增加,未來價格也有望進一步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