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個習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有同學私信求助,他說_“計劃2022年考研,但是,到現在還沒確定下來學校,有點焦慮,怎么辦?”
這篇文章就針對考研確定學校以及復習來展開,希望對考研的你有所幫助。
確定考研學校,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我們以這位同學為例,根據這位同學的描述來看,他的情況可以用下面幾個字來概括_
“三本+混子”!
既然是這種情況,在選擇考研學校上糾結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般來說,考研擇校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下面,挨個展開來說。
本科畢業院校實力
首先,大家不要逃避現實,也不要嫌棄自己的本科學校。
考研時,這是考研選擇學校時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因素。
什么“三本3個月逆襲985大學”、“普通二本成功上岸清華北大”之類的雞湯文雖然讓人亢奮,但是,成功率很低。
自古以來,都是成功者在高歌,失敗者沉默不語,相對失敗的同學,真正逆襲的同學并不多,可能只有千分之一。
如果我們將學校分為以下幾個檔次。
而我們考研擇校時,所選擇的高校要不能比本科學校差。
一般來說,比較理想的做法是選擇高一個、兩個檔次的院校。
比如,文章開頭這些本科三本的同學,那么可以選擇一所普通“雙非”一本大學或者“211”大學,這樣就比較合理,如果你非要選擇一所強勢“985”大學,除非你實力很強,否則多半是炮灰。
關于考研目的
每個人考研,肯定都有一個目的,有人想更好就業,有人想考公務員,還有人想走“選調生”。
你如果只是想獲得研究生學歷,想考公務員之類的,學校選擇可以參照前面的原則,你如果想走選調生,那么,學校都是“985”大學起步。
所以說,考研目的非常重要。
專業基礎怎么樣?是否跨專業?
專業基礎直接決定了你的考研難度,像文章開頭這位同學,大學“混”了三年,很多科目都是“0基礎”,那么,考試難度可能一點也不低。
有些同學還是跨考,那難度會更大。
然后,在選擇學校時,檔次也會有不斷降低,A區360分與B區360分也不一樣,A區會更難一些。
所以,選擇學校前,對自己的實力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要自欺欺人,別人3個月能做到的你卻不一定能夠做到。
地域因素,有沒有特別想去的城市
考研擇校的同時,也是在選擇城市,所以,可以先選擇幾個自己特別喜歡去的城市,比如,我就想去成都,那么,再選擇學校時就會容易很多。
比如,你想考“985”大學,又是電子類的專業,那么,電子科技大學可能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如果覺得實力不夠,那么,還有西南交大、成都理工大學可以選擇。
我想,通過以上這4個因素,再結合往年報錄比、分數線、復試比等信息,你肯定可以選擇到適合自己的考研院校。
其實,考研復習前期,即使沒有確定考研院校也沒有什么關系,下面,就針對擇校前的考研復習,給大家一些建議。
擇校前的考研復習建議
我們都知道,考研科目是由統考科目與業務課組成。
而統考科目有英語、政治、數學等,有些專業的專業課也屬于統一命題。
對于這種情況,考研復習與具體學校就沒有多大關系。
所以,我們可以先著手復習公共科目,比如,數學、英語,如果,你所報考專業的專業課也是統考科目,比如計算機專業的統考科目408,很多大學計算機專業都考這個,那么也可以提前復習。
何況,有些課程在很多高校的專業課考試中都會考,比如,數據結構,計算機相關專業都會考。
所以,我們也可以先復習這些肯定會考的專業課。
這些公共課都夠復習一陣子了!
你再不濟,9月底考研正式報名前總能考慮清楚學校吧,否則也就沒有復習的必要了。
最后,也希望大家及早確定學校,認真備考,成功上岸!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