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優化升級 設施日趨完善
_“公交都市”創建的太原模式(四)
優化公交線路。 張昊宇 攝
近年來,省城公交線路持續優化,覆蓋范圍越來越廣;公交站臺數量逐年增加、布局日趨合理,功能更加齊備,公共交通事業發展迅猛。
“公交都市”創建期間,我市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增加、優化了公交線路,新建了公交場站,增設了公交專用道,市民乘坐公交車出行越來越便捷。
線路不斷優化 公交網絡四通八達
8月26日上午8時20分,家住翰林華府小區的李昂走出小區,在小區門口的公交站點等了5分鐘,登上了一輛912路公交車,按照趕往單位上班。
“我家距單位約20分鐘車程,以前,雖然小區門前也有公交線路經過,但站點離得比較遠,乘坐公交上班,我需要從家門口走到小區門口,再走到站點,起碼需要半個小時,再加上等車時間,相比自駕或打車太耗時間了”,李昂感慨地說,十幾天前,912路公交增設了翰林華府站點,他一出小區門就能坐上公交車,方便了許多。
太原公交電車分公司二車隊黨支部書記車斌介紹,翰林華府是去年剛建好的小區,隨著入住率不斷上升,乘坐公交車出行的居民越來越多。然而,從小區門口步行到公交站點大約需要20分鐘,小區居民乘坐公交車出行不太方便。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到居民反映后,經實地調研優化了公交線路,在小區門口增設了公交站點,周邊居民拍手稱快。
太原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交都市”創建期間,我市新增公交線路84條(次),優化公交線路170條(次),形成了包括快線公交、干線公交、支線公交、微循環(社區)公交的四級公交網絡體系。
加強場站建設 運營管理提檔升級
8月27日,在松莊停車場,公交車整齊有序地停在車位上,車身后面則是一排整齊的充電樁,站休的司機師傅有的在調度室補充“給養”,有的在檢查易燃易爆物品,一切有條不紊。
看著整裝待發的車輛,太原公交三公司運調科副科長趙學讓感嘆_“變化太大了!我們車隊以前沒有停車場,司機沒有調度站,修理工沒有修保車間,車隊只能用改裝的報廢公交車來辦公,集‘調度站’‘辦公室’‘食堂’于一體。2021年5月,松莊停車場建成投用,我們才淘汰了多功能‘辦公車廂’,車場辦公區功能規劃齊全且布局合理,辦公室、會議室、休息室、食堂等一應俱全,修保車間更是配備了完善的修保系統。新車場的建成,改善了職工辦公環境,公司運營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說起工作環境的變化,55路公交車駕駛員朱建光感觸頗深_“過去沒有車場,站休時車停在馬路邊,人只能在車上待著。我們司機跑車時必須精神高度集中,站休時還要擔心車會不會被貼罰單,太辛苦了。現在車場食堂有一日三餐,站休時能坐在寬敞明亮的休息室里,和同事交流工作經驗和感受了,大家都欣慰和滿足。”
2014年以來,我市增建各類公交場站17個,共計7.1萬平方米。其中,新建充電樁471個,新增公交停車位610個,新建辦公、車間等配套用房面積約1.26萬平方米;解決了600多臺電動公交車的充電停車難題,公交車進場率達到92.77_,較創建初期提升了42.77_。
增設專用通道 公交運行安全快速
“公交都市”創建期間,我市新建公交專用道120公里,全市專用道里程達200公里,公交專用道占比由10.86_提升到19.17_,公交優先通行交叉口比例由6.2_提升到36.92_。
2021年,為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交車輛通行效率,提高道路精細化管理水平,緩解城市擁堵問題,我市進一步細化了市區公交車道體系,將原有公交車道細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全天公交車道,即原有公交車道類型(24小時均為公交專用道),主要針對公交流量大、車道數量多和設置路中式公交車道的主干道路。
第二類是白天公交車道,即每天7時至21時為公交專用車道,其余時段取消公交專用限制。
第三類是高峰公交車道,即每天7時至9時、17時至20時為公交專用車道,其他時段取消公交專用限制。
“公交優先”使我市的公交運行更加快速和安全,乘客出行體驗大大提升,公交出行理念日漸深入人心。發文人 齊向真 通訊員 付琳 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