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人尤其是不熟悉日本歷史的人來說,大正天皇對許多我國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甚至可能許多人都不知道有大正天皇。
大正天皇是日本明治天皇的兒子,是侵華戰爭時期裕仁天皇的父親,明治天皇搞了個明治維新,讓日本走入工業化成為亞洲強國,使日本打贏了清朝,甲午海戰至今令我國難忘。
而他的兒子裕仁天皇則是侵華戰爭的頭號罪人,盡管在二戰后沒有對裕仁審判定罪,但是對于發動侵華戰爭裕仁是罪責難逃的,無論是明治天皇還是裕仁天皇,都因傷害我國而讓我國人印象深刻。
至于夾在明治和裕仁之間的大正天皇則很容易被人忽略,尤其是對我國人來說,大正天皇似乎沒有干過什么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不過我們不能以此就判斷他是有為之君,還是無能昏君。
明治天皇一共有5個兒子和10個女兒,其中4個兒子都夭折了,只有三子嘉仁活著,就這樣嘉仁毫無競爭和懸念的成為了皇太子,并順利繼承了天皇之位,1915年,嘉仁繼位,號稱“大正天皇”。
在日本官方的史料記載中,大正天皇是一個守成之君,明治天皇余威猶在,其建設的工業基礎也都按照之前的原樣運行,大正天皇在位期間基本上沒有重大的舉措。
除了發生過一次大的政變,其余就沒有什么大事件發生,大正天皇在個人生活中是一個驕橫傲慢的人,一不高興就拿馬鞭抽打侍從,經常騎著馬在宮中橫沖直撞。
并且他還自幼多病,患有腦膜炎后遺癥,到了40歲時患有腦血栓,后來又轉為精神病,在《大正天皇實錄》中記載了不少大正天皇干出的不堪入目的事,日本皇室方面不愿公開。
不過根據一些傳聞,患有精神病的大正天皇在公開場合會做出一些可笑丟臉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在檢閱軍隊時,他突然跑下臺去打開士兵的背包,翻出行軍裝備。
還有一次在出席國會時,當時有外國代表在場,大正天皇突然在座位上傻笑,把演講稿卷成圓筒,對著外國使節看,種種行為讓日本丟了臉面,后來大正天皇被限制出席公開活動。
對于這樣的一個有病的人來說,他能有什么作為,沒有禍害國家就很不錯了,不過大正天皇相當于他的兒子裕仁來說,或許是個好人,起碼沒有發動侵華戰爭。
26年12月初,大正天皇病逝,他的兒子裕仁繼位,是為昭和天皇,裕仁在位期間發動了侵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