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這也是為什么我國房價能不斷上漲的原因,就是因為市場上的房子一直都處于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當然這種供不應求的狀態,在很多時候是被采訪者和開發商聯合炒作出來的,畢竟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之后,我國房地產早就不缺用來居住的房子了。例如此前就有專家表示,我國住房能滿足30億人口的居住需求,要知道我國現在總人口數量也才剛剛突破14億。如果只是一個專家說樓市供應過剩那可能是專家的問題,問題是現在市場上大部分專家都認同樓市供應過剩的結論,那就說明樓市真的是供應過剩。那么問題就來了,在房產供應過剩的背景下,房子還值錢嗎?
早兩年的時候,樓市有“房價如蔥”的說法,認為在目前樓市供應過剩的背景下,市場上的房價會便宜得跟大蔥一樣,而且還引來了一大批人的支持。但實際情況卻證明,房價可能會出現下跌,但根本不會出現“房價如蔥”的現象,而且就算房價會下跌,市場上依舊有三類值錢的房子。
第一類,擁有良好交通資源的房子。為什么一旦傳來開通地鐵的消息,線路周邊的房價就會出現上漲呢?原因很簡單,就算因為地鐵能極大地方便出行,畢竟隨著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出行時間變得越來越長,良好的交通資源能極大縮短通勤時間。所以擁有良好交通資源的房產,價值只會變得越來越高,因此那些靠近地鐵站的房子買下來絕對不會虧本。
第二類,低層小洋房。最近這幾年樓市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那就是在限制高層住宅,甚至住建部還出臺了“限高令”,對住宅建筑高度進行限制。這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未來底層住宅將會成為樓市主流,而那些高層、超高層住宅很有可能會被市場淘汰,畢竟高層住宅的缺點實在是太明顯了。相對應的就是,在高層住宅被淘汰的背景下,底層住宅的價值會不斷升高,特別是一些底層洋房會變得更值錢。因為這些底層洋房公攤面積小,樓間距合理,而且綠化也都做得很不錯,住起來會比普通商品房舒服不少。
第三類,擁有完善配套設施的房子。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房子的配套設施其實比房子本身還要重要。因為房子只是能提供一個最基本的居住需求,生活里的各種需求還要靠房子周邊的配套設施來滿足,例如需要菜市場來滿足飲食方面的需求,需要商場滿足娛樂購物的需求。所以那些擁有完善配套設施的房子,未來的價值肯定會繼續上漲,畢竟這些配套設施的存在會不斷吸引人口,而這就會帶來一定的購房需求,最后給房價上漲帶來支撐。
房住不炒,這是國家給樓市定下的基調,也意味著只有那些擁有良好居住體驗的房子才具備升值的可能。實際上以上的三類房產,都是居住體驗好的房子,所以剛需買房知道該怎么選了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近日最新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