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結構工程師,我們需要設計各種各樣的產品。那么大家知道一個產品從創意到最終推向市場一般需要什么步驟嗎?
一般來講,新產品開發流程每個公司都是大同小異的。每個公司對于關注點的不同可能會采取不同的開發流程,但是大體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下面我就結合我自身工作經驗談一談新產品開發流程的相關內容。
第一步,新產品開發指令單的確定(新產品開發任務書的確定)
這一步是新產品開發的第一步。這一步的輸入一般是由每個公司的市場部/銷售部負責。市場部員工根據市場反饋、市場調研、市場分析等等內容撰寫一份市場調研報告或者《XX產品開發可行性報告》。該份報告會經過各部門評審,評審研究可行性,如果通過了,那么表示該產品的設計開發可以立項,然后市場部會根據可行性報告的內容編寫一份《XX新產品開發任務書》,該任務書一般包含以下內容_產品ID圖,產品參數,產品功能和產品成本控制等。該新產品開發任務書評審通過后會移交給研發部門進行具體的執行。
網絡圖片,某可行性報告的封面
第二步,產品立項決定,產品開發項目組成立。
第二步一般是由各部門聯合召開產品立項會議,會議上一般會確定產品的開發周期,開發預算,開發團隊的建立等等內容。這一步是項目正式啟動的實質性階段,一般到了這個階段就表示次年產品即將開始開發設計。會議完成之后,開發設計任務就會直接轉移到研發部門。研發部門一般會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具體項目組人員和任務分工,明確時間節點等。有的公司甚至會制定項目KPI,以此來監督控制項目的全過程,確保項目能夠按期按時高質量地完成。
項目組,各部門成員共同組成
第三步,項目詳細階段設計。
這一步是產品的詳細設計階段。一般來講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步驟組成。項目總體方案設計→項目總體方案評審→項目詳細方案設計→項目詳細方案評審→打樣圖紙的繪制和輸出→打樣任務下發→樣機組裝和發貨→開模前評審→開模→試模→封樣件的確認和簽訂→小批量生產→小批量評審→大批量生產→產品定型→完成。
這個步驟是大多數公司的產品開發步驟。上述步驟的任意一個節點都需要評審通過后才可進入下一步工作。對于上述步驟中的一些關鍵步驟,我在下面詳細說明。
1項目總體方案的評審。該任務是在項目總體方案設計完成后進行。我們會召集各部門對總體方案進行評審。評審的內容一般是項目成本的控制、項目裝配工藝的評審、產品認證的可行性等等方面。總的來說是從宏觀總體的角度去評審產品,確保產品的研制方向準確無誤,避免不必要的成本產生。
2項目詳細設計。項目詳細設計的內容是指在項目總體方案評審通過后,根據產品開發任務書設計產品的詳細結構,該部分的工作內容是輸出可打樣的圖紙,以指導外協廠家生產。
3開模前評審。該部分的主要內容是要在開模任務下發前,詳細評審設計方案的開模可行性。我們會召開多部門的會議,共同討論評審設計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和模具工程師進行充分的溝通討論,最終輸出可供開模的圖紙。這一步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開發的質量。好的開模評審會避免各種低級錯誤,會節省產品設計開發成本和開發周期,方便后續生產效率的提高。
4小批量產品生產完成后評審和改模。不管我們事先做出多少評審和努力,我們都可能都不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會在小批量生產后總結并給出修模方案。修模后我們會再次簽訂修模完成后的封樣件。
5產品設計定型。產品設計定型一般是指在產品經過若干次的批量生產后,產品質量穩定,市場反饋良好,無明顯投訴和客訴,相關認證均已通過的情況下進行。這個部分一般不同的產品廠家有著不同的說法。工程機械產品一般是在“型式試驗”完成后才可定型。總之這部分內容完成后,就表示我們的設計任務型式試驗圓滿完成。
某公司產品設計開發流程圖
通過以上的說明,相信大家對新產品開發流程都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其實我也只是簡要的介紹了相關流程,上述過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研發部門做出大量的工作。有人會問產品設計流程這么復雜,一般完成一個新產品的開發需要多久?這個問題其實要分產品而異,簡單的產品需要的時間短些,復雜的產品需要的時間長些,一般來講,普通的一個新產品設計大概需要6個月-1年的時間。這個時間并不是統一不變的,需要根據公司投入的資源來定,倘若是公司重點難點產品,市場需求緊迫、需求量大,公司必然會想方設法的縮短開發周期。我們作為設計工程師可能也需要因為項目的原因而去加班。以我的經驗來講,這樣的項目,這樣的產品,大家學習的內容會很多,對自身的成長很有好處,我們應該服從項目組要求進行適當的加班。
總之,新產品開發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做好自己的工作,配合項目組完成本職工作,為公司做出相應的貢獻的同時,也能實現個人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