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的生豬價格對于養殖戶來說真的是好消息不斷,從1月1日的開門紅到1月2日的全線暴漲,再到1月3日的持續飄紅,養殖戶是樂開了花。可消費者就沒那么高興了,這過了元旦再過不到3個星期就是春節了,在我國春節是全國性的大節日,不管是有錢沒錢都會準備些年貨,而豬肉是年貨中必不可少的,豬肉價格若是再上漲,大家在豬肉上的花費就又高了,其它方面的花費就少了,作為消費者自然不希望豬肉價格上漲。
其實豬價同糧食價格是一樣的,“糧貴傷民,糧賤傷農”,豬價貴了消費者反映強烈,而豬價低了打擊養殖戶積極性就沒人養豬了,再加上現在養豬還要受到非洲豬瘟的威脅,我國的生豬產能還處于恢復狀態,若是沒有高額養豬利潤的刺激養殖戶的養豬積極性勢必會受到打擊。所以現在的關鍵點在于如何找到刺激養殖戶養豬又不至于引起消費者的強烈反映上。
其中儲備肉的投放就是一個方法,為了控制豬肉價格,在12月下旬中央接連投放了4次共14萬噸儲備肉,也得益于此才成功控制住了12月份的生豬價格始終穩定在16.5-17元/斤之間。進入1月之后生豬價格迎來了大范圍暴漲,到今天已經是三連漲了,為了控制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近期華商儲又發布通知,將在1月3日進行3萬噸儲備肉的競價交易,可想而知這一消息放出后,勢必會引起部分養殖戶的恐慌,雖然說現在市場上牛豬的數量少了,標豬的數量也不多,但是有總是有的,養殖戶恐慌性拋售后生豬價格又會出現回落,相信在有關部門的參與之下,豬肉價格還是能被成功控制住的。
至于有網友所說豬肉價格下降到15元.斤,那就有點困難了,畢竟儲備肉是一定的,在全國大范圍缺豬的情況下,也只能是飲鴆止渴,其改變豬價走勢也不是因為改變了供需關系而只是提前透支了生豬產能。待養殖戶把該賣的豬在年前都賣了,再投放儲備凍肉也就沒啥效果了,豬價該漲還是得漲,豬肉價格該貴還是得貴。
在筆者看來,儲備肉也好,進口凍肉也好,都不是解決大家吃肉困難的有效方法,只有鼓勵規模化豬場、農村散養戶提高其養豬積極性,加快我國生豬產能的恢復速度才是解決我國生豬供應不足的關鍵所在。為了鼓勵生豬養殖,在土地使用方面,資金貸款方面國家都已經放寬了政策,甚至在環保方面也進行了重新調整,雖然年前15元豬肉希望不大,但是相信經過努力在2020年底大家還是能吃上15元豬肉的。
上圖為1月3日生豬價格,可以發現各地生豬價格再次迎來暴漲,目前全國生豬均價為34.74元/公斤,價格較昨日報價上漲0.72元/公斤,較上周上漲1.02元/公斤,在這個生豬價格之下,要想吃到15元的豬肉難比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