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防偽二維碼為什么能防偽這個問題?還有客戶有疑問。因為每個產品都有一個唯一的防偽碼,同時這個防偽碼是經過加密的,無法被猜到或破解。這個防偽碼只能在第一次被查詢的時候,才是有效的。如果消費者查詢的防偽碼不存在,或者被查詢過,就可能是假貨。
防偽二維碼的原理看起來很簡單_每個產品都會有一個唯一的編碼生成,這個編碼是經過加密且相對安全的,同時為這個編碼提供一套查詢系統。如果消費者查詢的防偽碼不存在或者被查詢過,就可能是假貨。
這些似乎就是防偽二維碼的全部故事了。但是,現實中的防偽遠比理論要復雜得多。
首先要考慮防偽碼本身的安全性,如何從技術上保證防偽碼的唯一性和不可破解,如何從服務器端保證防偽碼不被黑客盜取,如何在印刷環節保證防偽碼不泄露。其次,要考慮被仿冒的問題。筆者聽到最多的問題就是“防偽碼能造假嗎”“防偽碼查詢真的可信嗎”。
這篇文章筆者就重點聊聊,令大多數品牌商頭疼的防偽碼造假的問題。
第一種,造假者偽造防偽查詢平臺。
這是當前的造假者使用最高頻的造假方式,模仿真品仿冒一個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查詢網頁,為假貨提供防偽驗證,讓消費者信以為真。
之所以,有這么多消費者會提出“防偽碼能造假嗎”“防偽碼查詢真的可信嗎”這兩個問題,就是因為大部分消費者都分不清防偽驗證平臺本身的真假。如果查詢平臺是假的,防偽驗證結果還有意義嗎?所以,關鍵是如何識別真假防偽查詢平臺。
圖1_真假熱瑪吉防偽查詢頁面,注意左右兩個網頁的域名是不同的
例如,熱瑪吉產品的防偽查詢頁面就被造假者仿冒過。如下圖所示,左側網頁的頂端寫著域名_thermage.digitmax提供,而右側網頁所呈現域名是_weixin.81172222提供。如果消費者不是特別留意,很難注意到網頁域名上的差異,甚至少部分消費者都不知道域名這個事物的存在,根本談不上讓他們鑒別查詢網頁的真偽了。
面對這種真假難辨的情況,筆者會建議品牌商,一定準確通知到消費者,去品牌商的官網查看防偽驗證方式是什么,按照官方的防偽驗證方法去識別;一定要在防偽碼的基礎上增加其他防偽方式,讓消費者能非常方便地識別出查詢平臺本身的真假。
目前,業界解決這一問題最常用的辦法是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進行防偽驗證,但是,造假者依然會用H5網頁來模仿公眾號界面,讓很多不細心的消費者誤以為真。雖然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造假網頁被發現的幾率,但還不遠遠不夠。
易防偽獨創的“千人千面”防偽技術,讓消費者可以輕松分辨查詢頁面的真假,造假者還無法仿冒。所謂的“千人千面”,就是讓每個消費者掃碼之后,打開的防偽查詢頁面對應此人而且是唯一的。例如,消費者微信昵稱是“雨果”,那么掃碼之后展現的查詢頁面也會顯示“雨果”頭像和昵稱,其他人掃碼就會變成其他人的頭像和昵稱。
圖2_“千人千面”防偽技術已應用于標婷防偽查詢平臺
造假者可以仿造一個靜態頁面,但是很難仿造一個動態防偽查詢頁面。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正品查詢頁面被仿冒的問題。
相比于記住官方電話號碼,記住官方或域名,識別真假公眾號,這些識別方式,相信消費者都愿意選擇看一眼即可識別真假的方式。極大簡化了消費者識別真假防偽驗證平臺的步驟,防偽效率也大幅提升。
另外兩種造假方式的根源都是消費者查詢率不足導致的。
第二種,造假者大量復制真碼。
不管什么樣的防偽手段都能被復制出來,這句話咋聽起來有些絕對,但是絕不是危言聳聽。
有些防偽專家說,造假者不敢復制真碼,因為真碼只能查詢一次,再查詢就會提示假貨。意味著這一批二維碼都可能別作廢掉,消費者掃描時會顯示不存在該頁面。
現實情況是,造假者也注意到了查詢率很低的現象。即便是假冒偽劣產品上粘貼的是假的二維碼,也會因為極低的查詢率,讓假冒偽劣產品成為漏網之魚流入消費者的家中。
第三種,造假者直接用假的防偽碼。
不久前去拜訪一個客戶的時候,對方提到,怎么徹底消除造假者仿冒查詢平臺。他們遇到的問題就是造假者直接采用假的防偽碼,再新建一個查詢平臺,讓他們根本無法通過防偽碼監控到造假者的行為。
有人會說造假者怎么會這么傻,用假的二維碼,消費者一掃就知道了嗎?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只要產品沒有太大問題,絕大多數消費者都不會查詢真偽。那么消費者查詢真偽的比例是多少呢?傳統電碼防偽查詢率不足0.1_,二維碼防偽查詢率1_左右,即使用假碼,被發現概率也非常小。
怎么辦?首先,品牌商要通過正規渠道,教育好自己的渠道和消費者,告知正確的防偽查詢方法,不要被這種假的二維碼所蒙騙。其次,這種情況不是一張小小的防偽碼能夠解決的問題了,需要一個防偽解決方案,組建打假辦借助官方力量更有力地打擊造假者。
圖3_易防偽推出的第四代二維碼防偽標簽
綜上,后兩種造假方式的根本原因就是消費者參與率太低,應對的最好辦法就是提高消費者參與率。所以,易防偽推出了一套獨特的二維碼標簽(如上圖所示),來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每個可變的二維碼都包含一個特定標識,消費者甚至無需掃一掃,看一眼二維碼即可初步判斷真假,將造假者仿冒門檻進一步增高,關鍵是消費者參與率大幅提升,這兩種造假方式自然而然就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