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遇上有史以來最短的時間單位時,一切都變了!
說起最短時間單位,我們知道,大家都看過電影,也了解電影幀數的概念,其實電影是由無數畫面組合而成的,早前的電影一般都是每秒24幀,也就是每秒24個畫面,而現在的技術已經達到了48幀,甚至60幀、120幀。一種叫做光子的光粒子,從氫分子的電子云中產生電子波。這些相互作用的結果就是所謂的干涉圖。然后干涉圖稍微向右傾斜,研究人員可以計算出光子從一個原子到下一個原子的時間,而最短時間就是這里誕生的。
近日,在測量越來越短的時間跨度的全球競賽中,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的物理學家們已經走在了前列_與漢堡的DESY加速器設施和柏林的弗里茨哈伯研究所的同事們一起,他們第一次測量了一個在零秒范圍內的過程_光在分子內的傳播,時間單位被稱作 zeptosecond,也叫做宙秒。宙秒是十億分之一秒(10-21秒)的萬億分之一。這就是科學家們測量了有史以來最短的時間單位_一個輕粒子穿過氫分子所需的時間。
截止目前,記錄在案的時間是247 zeptosecond,也稱宙秒。一個宙秒是十億分之一秒的萬億分之一,或者是一個小數點后跟20個零和1。此前,研究人員曾涉足宙秒的領域;2016年,研究人員在《自然物理》雜志上報告說,他們使用激光測量時間,增量降到850宙秒。這種精確性與199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首次以飛秒測量時間的工作相比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后者是十億分之一秒的百萬分之一。1999年,埃及化學家艾哈邁德·澤威爾因測量分子改變形狀的速度而獲得諾貝爾獎。他利用超短激光閃光創立了飛秒化學_化學鍵的形成和破裂發生在飛秒的范圍內。
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需要飛秒的時間,但是光穿過一個氫分子(H2)卻需要零秒的時間,這種測量基本上測量基本上是捕捉分子內部的光速。為了測量這一非常短的時間,德國歌德大學的物理學家萊因哈德·德爾納團隊在德國漢堡的粒子加速器Deutsches Elektronen Synchronator(DESY)上從PETRA III發射X射線。
研究人員設定了X射線的能量,使單個光子或光粒子將氫分子中的兩個電子擊出。(氫分子由兩個質子和兩個電子組成)光子將一個電子反彈出分子,以及另一個電子,有點像一個從池塘頂上蹦過的卵石。這些相互作用產生了一種稱為干涉圖樣的波型,德爾納可以用一種稱為冷靶反沖離子動量譜(COLTRIMS)反應顯微鏡的工具來測量。這個工具本質上是一個非常靈敏的粒子探測器,可以記錄極快的原子和分子反應。COLTRIMS顯微鏡記錄了氫分子在整個相互作用過程中的干涉圖樣和位置。
德國羅斯托克大學(University of Rostock)的研究合著者斯文·格倫德曼(Sven Grundmann)在一份聲明中說_“由于我們知道氫分子的空間方位,我們利用兩個電子波的干涉精確計算出光子何時到達第一個氫原子,以及何時到達第二個氫原子。”
德納在聲明中說_“我們首次觀察到,分子中的電子殼層不會同時對任何地方的光發生反應?!睍r間延遲是因為分子內的信息只以光速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