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 專知
日前,在“2021大數據產業峰會成果發布會”上,我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發布了《2021大數據十大關鍵詞》并對其進行了解讀。十大關鍵詞分別為_數據要素、數據安全、DataOps、隱私計算、服務體系、與云融合、實時計算、數據湖、數字孿生、硬件變革。十大關鍵詞指出了2021-2021年間,大數據在政策、技術、產業、應用等方面呈現出的特點,為產業下一步演進提供了依據。
01 關鍵詞一_數據要素市場化
中央正式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已滿一年,2021年產業各界在法規、機制、技術等方面開始了諸多探索。一是數據相關立法正在完善,《數據安全法》正式頒發,《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即將出臺,相關法律的陸續完善為數據要素市場化提供了保障基礎,同時深圳、上海、安徽等地方政府正在積極制定地方數據條例,探索地方發展數據產業的道路。
二是數據交易開始探索新模式,山東、北京、北部灣等新一批成立的大數據交易所紛紛開始探索數據登記、數據信托、數據運營管理、數據資產證券化等新型業務模式,推進打造規范化、一體化的數據流通市場生態。
三是企業數據資產化開啟實踐浪潮,南方電網、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領先企業開始在業務數據分類、數據估值和定價等方面進行更深層的數據資產化探索。但是,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并非一蹴而就,面對數據權屬、數據流通規則、數據安全保護等難題,我們仍然任重道遠。
02 關鍵詞二_數據安全治理兼顧安全與發展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價值的釋放在于其流通與共享,這種天然的流動性,導致傳統的信息安全防護措施已經不再適用。2021年6月初《數據安全法》頒發,明確要求企業“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提高數據安全保障能力”,企業必須在業務發展與數據安全之間尋求平衡點。
數據安全治理是指在數據安全戰略的指導下,為確保數據及其應用的合規利用和風險管控,而采取的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組織架構、制度流程、技術工具和人員能力的方法論,是實現安全與發展雙向促進的有效抓手。
然而當前產業缺少基于良好實踐的方法論和精準衡量企業治理能力的評估工具,我國信通院聯合聯通數科、百度、奇安信、螞蟻等20多家企業制定了團體標準《數據安全治理能力評估框架》,已經在今年4月份在我國互聯網協會正式發布。基于標準的首個市場化評估已經同步推出,首批完成了百度、螞蟻、聯通數科、電信云、度小滿等5家企業的評估,第二批試點評估正在征集中。
03 關鍵詞三_DataOps從概念到實踐
DataOps是數據管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2018年Gartner提出DataOps,將其納入數據管理HypeCycle的三項技術之一。同時期,國內企業開始逐步建立數據管理意識,引入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評估,逐步構建企業級數據管理能力。部分數據管理能力相對領先的企業嘗試引入DataOps理念,關注數據管理流程和技術的優化,以及數據運營模式的創新。
DataOps理念從2017年興起,在2021年實現了從概念到實踐的突破。一方面,相關技術產品加快推出。以華為云、騰訊云、阿里云、亞信科技為代表的大數據技術服務商,快速響應需求方數據管理模式的轉變,沿用DataOps理念,對數據管理產品組件進行了重構,紛紛推出了數據開發治理的產品。
另一方面,領先企業持續實踐DataOps理念。工商銀行、騰訊游戲、浙江移動等企業優化了數據管理思路,不斷嘗試踐行DataOps“敏捷、自動化、協同、價值導向”的理念,打通了數據生產、管理、消費、運營的全鏈條,將數據標準、數據質量管控嵌入數據開發治理過程中,注重數據的運營和服務,使得企業數據管理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