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我們太陽系賴以生存的母星恒星,在太陽系里她是當然的老大。所以在人類眼中,天大地大不如太陽大,太陽打個噴嚏,人類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太陽系形成于約50億年前,是一團次生星云積聚坍縮而成。這團星云99.86_的質量聚集到了中心,形成了太陽,而太陽系已知的八大行星、五顆矮行星、近200顆衛星、無數的小行星彗星、塵埃加起來才占有太陽系總質量的0.14_,地球占有總質量約0.0003_。
太陽的直徑為139.2萬公里,是地球的109倍;質量為1.9891*10^30公斤,是地球的33萬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
太陽的引力巨大,其影響超過了1光年也就是9.46萬億公里的范圍,我們地球等所有的行星衛星小行星慧星都老老實實被其引力牽扯著,圍繞著她轉動了幾十億年。
這就是太陽之大。
太陽之大還不僅僅在于她的體積和引力,還在于她不斷的發出光和熱照耀著眾多的兄弟姐妹和子子孫孫。
太陽中心在巨大的引力壓力下,氫核聚變被激活,每秒鐘有6億噸的氫經過核聚變轉化為5.96億噸的氦,并釋放出400萬噸氫的能量。
正是這些能量轉化為光和熱發射到太空,給太陽系大大小小的兄弟姐妹們分享,正是這些光和熱照射到地球,才孕育了地球的生命,并滋潤著呵護著這些生態萬物走到今天。
太陽每秒鐘的輻射能量為3.8*10^26J,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能量不到她總量的20億分之一,大約有1.7*10^17J。但就是這20億分之一,卻相當于4000萬噸TNT當量,每秒鐘爆炸4顆千萬噸級的氫彈能量。
地球一天能夠接收到的太陽能量有多少呢?經過計算,相當于4000億噸優質煤,大約1000萬座三峽大壩的發電功率,世界上所有的發電站加起來,也不到這個能量的皮毛。
這就是我們太陽老大的“大氣”,太陽老大的威力。所以在我們目前文明程度狀態下,太陽打個噴嚏發個脾氣,我們就吃不了兜著走,太陽系的萬物都只能做太陽這個老大的忠實奴仆。
但天外有天,在宇宙中,太陽就是一粒不值一提的小小塵埃了。
現在科學界主流認識認為,我們宇宙可視范圍有930億光年直徑,這個可視范圍不包括不可視部分。這個不可視范圍有多大,是大于可視范圍還是小于可視范圍尚不得而知。
在這個可視范圍里,科學界估計有數萬億乃至10萬億個以上的星系,我們銀河系就是這數萬億個星系中一個棒旋星系。
銀河系有約2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太陽只是著眾多恒星中一顆不大不小的普通黃矮星,這種黃矮星在銀河系所有恒星中占有約3_比例。
目前我們發現銀河系里質量最大的恒星R136a1是太陽質量的265倍,最大體積的恒星盾牌座UY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體積是太陽的50多億倍。
所以太陽在我們太陽系里人五人六的很牛,但在銀河系乃至宇宙中只能很低調。
但縣官不如現管,俺們人類就是太陽的子民,只有尊重太陽、了解太陽、利用太陽,我們才能生存下去,小小心心的避免天災人禍把自己滅絕,過了5000年,人類將發展到宇宙二型恒星級文明,才有可能問鼎其他恒星,走向深空。
時空通訊觀點,歡迎討論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