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兒童節,“過期兒童”們又在朋友圈掀起了一波回憶殺_
還記得小時候的夢想嗎?
科學家、老師、售貨員、飛行員……如果實在想不起來時,還有一個萬能模板_
“我要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這句簡單的答案,早已隨著成長,讓位于“好學校”“好工作”“好家庭”等等更具體的目標,被我們忘在了腦后。
可是有人,卻把她當成了一生的目標,追求了幾十年_
原來,我也有價值。
他叫陸鴻,是一名腦癱患者,也是一家營業額過千萬的公司老板。
“他連狗都不如”
42年前,陸鴻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小家庭。
陸鴻的家境并不寬裕,父親還患有先天性氣管炎,但他的降生,還是給這個平凡拮據的家庭,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可惜,“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么味道。”
十個月時,小陸鴻因為中毒性腦炎高燒不退,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_小腦指揮神經失常。
從此,他開始言語結巴,脖子東倒西歪,走路也一直跌跌撞撞、搖搖晃晃。
幼年時的陸鴻發現,只要出門,自己走路的樣子就會備受關注。他問媽媽,為什么大家都在看自己。
媽媽說_“因為他們喜歡你。”
稍微懂事點后,陸鴻開始明白,這不是喜歡,是冷眼和嘲諷。
在學校里,同學以捉弄、模仿他為樂,嘲笑他是“傻子”,沒人和他一起玩,老師也不讓他上體育課。
大部分時間,陸鴻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待在教室里,“我真難受,只想鉆到桌子底下”。
周圍的歧視與嘲笑,就像一道鴻溝,擋在陸鴻和外界中間。
陸鴻漸漸變得孤僻,不愛和人說話;原本愛笑的他,臉上也漸漸沒了笑容。
小陸鴻和父母
初中畢業后,爸媽為了讓陸鴻將來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找到機會,讓他上了一所畢業后包分配的職高。
畢業后,全班五十多個同學,人人都找到了工作_除了陸鴻。
每個工廠,都讓他吃了閉門羹_陸鴻經常連負責人都見不到,就被門衛拒之門外_
“他看看我這個人,跟我說,不行,你不適合。”
運氣好時,工廠還能給他一杯水喝。情況差時,會直接被當成乞丐,丟給他一毛錢,直接讓他走人。
甚至有老板直接對陸鴻的媽媽說_
“你看看你兒子,這副樣子,他能干什么?我養條狗,都比養他來得好!
“他連狗都不如!”
炎熱的夏天里,這句話讓陸鴻如墮冰窟。
接下來的半年里,陸鴻一蹶不振、怨天尤人,甚至埋怨媽媽,為什么要把自己生下來。
就當陸鴻覺得生活已經跌入谷底時,殘酷的命運,又一次降臨在這個家庭_
父親的病情忽然加重了。
但父親不想去看病_“我的病已經看不好了,還是把錢留兒子,他更需要錢。”
母親卻勸他_
“這錢還是要給你治病,兒子是個殘疾人,你才是這個家里的頂梁柱。”
這段對話,被陸鴻無意中偷聽到了。他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家里的累贅了。
酸楚和斗志一起涌上心頭,陸鴻決定,從命運的泥坑里爬出來,從養活自己開始,成為家里的頂梁柱。
這時,叔叔給了屢屢碰壁的他一個機會,去自己的廠子里做包裝,學著“敲白鐵皮”。
為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陸鴻每天要騎車往返五十多公里,常常需要頂風冒雨,甚至因為手腳不靈便,連人帶車摔進路邊的泥溝里。
但他的內心卻充滿了快樂_我有工作了。
這份工作持續了兩年,后來,叔叔的工廠生意不太景氣,陸鴻提出了離開_
“叔叔已經幫了我好多忙,是我的恩人,我不能再給恩人添麻煩。”
恰逢這時,九十年代的長三角地區個體經濟蓬勃發展,曾被嘲笑是“傻子”的陸鴻,看到了時代的風口。
陸鴻決定_自己創業。
“我終于成了有用的人”
陸鴻創業的起點,是擺攤,而且一擺就是兩個_
一個修自行車,一個修自行車坐墊。
生意不大,攤位很小,但陸鴻絲毫都不馬虎,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一有空就鉆研技術。
碰上陸鴻這樣的硬骨頭,再無情的命運,也會動容。
憑借技術和耐心,陸鴻的修車攤生意不錯,他終于可以養活自己了。
自行車修理鋪成功后,他又開了泡水店、報亭、電話超市、碟片店、電腦裝配店……他不嫌忙、不嫌累,六家店同時開。
再也沒有人說他“不如一只狗”,越來越多的顧客,開始稱呼他一聲“陸師傅”。
開店之余,陸鴻認識了一位做影視后期的朋友,開始跟著他學習電子相冊的制作。
這在當時還是新興事物,但陸鴻覺得,這門手藝將來能掙錢。
2005年,表弟結婚,知道表哥“會用一種軟件處理照片”,拜托陸鴻做一點婚禮上播放的電子相片。
沒想到,這成了那根改變自己命運的橄欖枝。
電子相冊的效果特別好,婚禮還沒結束,表弟請的攝影師就找到他,兩人的合作由此開始_
陸鴻開始用自己業余時間學來的技術,給結婚錄像做后期。
一年下來,陸鴻賺了10多萬元。
不僅能自己活下去,還可以支撐家庭、照顧家人_
“我終于成了有用的人。”
更難得的是,童年時就一直伴隨著陸鴻的種種不公,并沒有讓他變得冷漠和自私,而是依舊心懷善意。
有次,陸鴻接待了一位老人,他想從陸鴻這里購買一些素材,來制作金婚紀念視頻。
看到老人年邁、行動不便,陸鴻認真完成工作后,說什么也不肯收錢。
第二天,老人為了感謝陸鴻,為他帶來很多生活用品。言談間,還建議陸鴻學習攝影,并且表示“我可以教你”。
陸鴻這才知道,這位老人,是蘇州老年大學教攝影的教授。
2012年,學會了攝影的陸鴻,盤下了一家照相館。
沒想到,遇到的最大的困難,不是端穩相機、按下快門,而是顧客一看到他的長相,十個中有九個都會掉頭就走,因為覺得他拍不好。
陸鴻決定,想要說服顧客,就要先給自己拍一張滿意的照片。
“別人拍我總拍不好……因為我的頭會動、會歪。我就用PS,練了一手絕活,能把我的頭‘掰正’,把我的表情修正,把我所有的缺點都掩蓋掉。”
修圖絕活,讓陸鴻火了,也贏得了顧客對他的信任,甚至有大量顧客從外地慕名而來,找“陸老師”拍照修圖。
世界上不缺少美,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而自認為長得比較“尷尬”的陸鴻,卻成了無數美麗瞬間的記錄者。
渡人,渡己
照相館成功后,陸鴻沒有停下腳步,他發現了新的商機_
很多人照完相后,都會想配相冊。
陸鴻和妻子一拍即合,決定開拓相冊業務。
萬事開頭難,在經營相冊工廠的最初,陸鴻失敗過,也被合伙人騙過,賠空了四十萬的積蓄。
但陸鴻挺了過來。
他的心情,或許就像歌里唱的那樣,“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從零開始,自己畫圖紙、設計機器,自己鉆研技術,工廠漸漸步入正軌的同時,陸鴻還學會了開網店_
“到后來,出來個阿里巴巴!”
陸鴻大笑著_“好了,那就是我的天下了!”
他說,在網上和客戶溝通,沒人知道他是殘疾人,只覺得是在和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聊天。
這讓他格外開心。
三年的時間,陸鴻設計的相冊,從最初的寥寥幾種,擴展到了上萬種;訂單從零星幾個,到遠銷國內外。甚至頤和園、故宮也來找他定制相冊。
營業額也從最初的虧空,到了百萬、千萬。
陸鴻,也多了一重身份,變成了“陸老板”。
現在,在屬于他的工廠里,有四十多位員工,其中有二十多名殘疾人。
殘疾人找工作的不容易,陸鴻比誰都清楚_別說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了,也不外乎打掃衛生、端茶倒水,“他們很難找到讓自己發光的工作”。
陸鴻,想成為點亮他們人生的炬火_
他們想發光,那就“盡我微薄之力,提供給他們發光發熱的地方”。
他的員工中,有人失去了光明,有人被收走了聲音,也有人被剝奪了行動的能力。
一位年輕人,左手不便,只能用右手打字,但是經過刻苦努力,現在的他,一分鐘最少也能打80個字,比一般人的速度還快,已經成了工廠的“金牌客服”。
工廠一位負責打包的員工,大部分聽力受損,只能靠讀唇語和人溝通,找工作屢屢碰壁_直到遇見了陸鴻。
陸鴻說,這些員工都是他的寶貝。
去年“雙十一”,陸鴻工廠的營業額達到了1000萬元,帶著殘疾人脫貧致富的陸老板,也闖出了名氣,開始有人叫他“我國阿甘”。
陸鴻半開玩笑地調侃自己_“阿甘也有點傻,我也有點傻。但是,我們傻得很可愛。”
木心曾說_“滋味最濃的勝,是反敗為勝的勝。”
戰勝了命運的陸鴻回望半生,想到童年時的困境、少年時的遭遇,沒有太多埋怨_
“我感覺,老天安排得很好,我比人家更精彩,他不光讓我賺了錢,更讓我知道了,我這個人是有用的人,我能為社會做貢獻。”
他的臉上又綻放開那抹可愛的、爽朗的笑_
“我也有價值。”
作者_槽值小妹,來源_槽值(ID_caozhi163),網易原創欄目,情感、教育、職場、百科、生活,有溫度又有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