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普及,各種app逐漸成為年輕人休閑娛樂、聊天交友的重要途徑,其中不乏最終雙方發展成戀愛關系,成功“奔現”的網戀案例。有人認為網戀不靠譜,在不完全了解對方的情況下通過網絡聊天戀愛,很容易被騙;也有人認為網戀靠譜,但也要建立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那么,網戀到底靠不靠譜呢?
近日,我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針對“網戀靠不靠譜”話題,面向全國547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_476名大學生認為不靠譜,占比87_;71名大學生認為靠譜,占比13_。
網戀到底靠不靠譜?我國青年網發文人 李華錫 制圖
“網戀這種戀愛形式有風險,被騙的概率較高”
“對于網戀這個事情,我個人認為不靠譜。”四川大學生廖景強表示,他思考問題會偏理性一些,一是不太相信網戀這種戀愛形式,畢竟是隔著屏幕戀愛,二是他始終覺得網戀被騙的概率較高。
他之前嘗試著參與過學校社團舉辦的情侶速配活動,感覺雖然有任務加持,但畢竟對方是一個自己不了解的人,新鮮勁頭過了之后,交流也就無法進行。“而且網上聊,我始終覺得不太容易聊下去。”
除了以上原因外,廖景強身邊的幾位朋友嘗試過網戀,但最終都以失敗收場,這讓他更加堅定網戀不靠譜這個觀點。
他的同學在大一時曾和高中的學妹通過QQ建立聯系,后來聊天過程中覺得兩人比較投緣,網聊兩個月左右開始確定戀愛關系。但網戀一段時間后,男生提出利用暑假期間進行見面,卻得到了女生拒絕。
“拒絕之后他們就開始爭吵,后面吵得越來越厲害,我同學通過其他高中同學那里了解到,女生線下也有曖昧對象,最后他們分手了。”廖景強說。
他認為,網戀有風險,戀愛需謹慎。就算是網戀,他也覺得還是需要一些共同背景,比如共同的學校或共同的朋友,“如果純粹是陌生人那太可怕了。”
雖然現實生活中也有網戀奔現的例子,但他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小概率的事件,“畢竟兩個人要真的走下去,需要三觀和生活細節的匹配,而僅僅通過網絡可以了解的信息太少了。”
對于正在網戀的年輕人,廖景強給出幾點建議。他說,首先,不要太相信小說電視劇等虛構情節,畢竟網戀奔現的概率太小;其次,完全的陌生人不要輕信,尤其是涉及到金錢利益;最后,不管是男生女生,不要輕易獨自去奔現。
對于網戀話題,山東女大學生楊晴也認為不靠譜。她認為,在網絡上,很多信息都不真實,戀愛對象也是。
她覺得,在網絡上去了解一個人并不全面,里面有可能夾雜著自己的想象,“因為對對方有一絲好感或是喜歡,就會把這個人往自己喜歡的方面去虛構。”
“我覺得網戀前要好好認清自己,網戀期間彼此都要坦誠。”楊晴說。
“網戀可以靠譜,但要建立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
新疆大學生郭志遠認為網戀是靠譜的,他的理由是網戀是基于相互之間認識,出于性格內向的原因,平常只是見面,又不敢說話,借助網絡中轉媒介而表達自己喜歡的想法,從而達到一種表達的欲望,“所以我認為是靠譜的。”
郭志遠表示,網戀靠譜是建立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之所以對對方產生喜歡,即使相互之間不認識,肯定也見過一面或者從某種渠道了解過的,比如朋友圈看見照片等到,這也是借助了一種媒介,“一般的網戀都是相距不算太遠才開始的,也不排除相互離得遠的,大部分之前也是同學或者是朋友介紹的,也算比較了解的。”
在他的觀念中,靠譜的網戀是基于雙方之間有一個共通的了解程度,相互之間可以信任,在地域上比較接近,不要太遠,平常有更多的聯系方式,不止限于網絡。
對于近九成大學生認為網戀不靠譜這一調查數據,他認為可以理解。郭志遠說,大家覺得網絡不靠譜,是因為有可能自己經歷過被騙或是自己基于相互之間不熟悉的網戀對象,造成的結果并不美好,所以才認為網戀不靠譜。
“開始網戀一定要之前有過了解和接觸,最好是別人介紹的,網戀過程中還要線下見幾次面,這樣的網戀才會靠譜。”郭志遠說。
武漢理工大學職業發展中心教師、《愛情心理學》課程主講人張曉文。受訪者供圖
專家_網戀靠不靠譜取決于戀愛對象,不取決于戀愛方式
針對“網戀靠不靠譜”這一話題,武漢理工大學職業發展中心教師、《愛情心理學》課程主講人張曉文認為,網戀靠不靠譜取決于戀愛的對象,而不取決于戀愛的方式。
她分析說,網戀被認為不靠譜的原因有三點。首先,網戀不安全。人的大腦其實并不擅長分辨謊言和真相。互聯網時代,很多人不知道網絡的另一端是什么樣的人。這就成為了大家經常看到各種社會新聞_“姑娘千里見網友,發現知心愛人是竟是隔壁村張大爺”“網聊三個月,被騙三十萬”。“所以我們容易產生一個感覺_網戀不靠譜,因為在網絡的各種虛擬包裝下,我們很難辨別對方是一片赤誠還是別有用心。”
其次,網戀太虛幻。在網絡時代,任何人都可以輕易打造一個數字化的“完美自我”,心理學上叫“自我呈現”。很多人給老板看的朋友圈是展示各種深夜加班吃泡面;給同事看的朋友圈是展示各種旅游健身閱讀看展;給同學看的朋友圈是展示各種風光領獎、事業有成。“那么,網戀對象展示的,是那個真實的自己么?”
最后,網戀太遙遠。網戀不僅可能離現實遙遠,也可能兩個人距離太遙遠。很多人現實戀愛,但是因為工作、學習原因,被迫異地,變成網戀。想對方的時候,可以打電話,可以微信。慢慢地,一個月見一次面,三個月見一次面,半年見一次面,一年見一次面,異地戀很難維持。
如何讓“不那么靠譜”的網戀靠譜起來?張曉文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想要網戀安全,不要獨自千里見網友。網絡奔現通常是大型心碎現場,通常網絡上的感覺越美妙,現實的打擊和失落也會越大。而且基于現實安全考慮,對于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說,強烈建議不要單獨千里見網友。
其次,想要網戀落地,必須盡快奔現。如果一方真的在線上發現對方是自己的靈魂伴侶,那么越快奔現越好。兩人不可能在網上愛一輩子,奔現是必然選擇。
最后,想要網戀甜蜜,“云約會”必不可少。她認為,很多人異地后變成網戀,這時需要一方比現實戀情花更多的心思,想更多的辦法,讓自己盡可能的參與對方的生活。比如可以“云約會”,兩個人異地同看一場電影,同聽一首歌;可以創造驚喜,重要的日子,一方突然來到另一方的城市;關系穩定的伴侶偶爾異地,可以讓愛情保鮮。“但是請注意,異地戀可以是網戀,但不能只是網戀。人類是追求回報的生物,物理距離近帶來心理距離近,物理距離遠導致心理距離遠。我們可以暫時異地,但是最終目標還是得走到一起。”(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廖景強、楊晴、郭志遠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