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復旦大學發布《2021年度我國醫院排行榜》、《2021年度我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和《2021年我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從2010年開始發布排行榜,這是業界非常權威的一個排行榜。所以,今天下午剛發布,我看不少媒體就寫了文章報道此事。
排行榜的前五名
在綜合排名里,協和醫院、華西醫院、我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上交大附屬瑞金醫院、復旦附屬中山醫院排前5位。
復旦的綜合排行榜有兩部分組成_專科聲譽和科研學術。
協和醫院的專科聲譽是遙遙領先其他醫院,得分是80分,就是滿分。不過,協和醫院的科研實力沒這么強,只有14.236分。
華西醫院的科研學術得分則是滿分,為20分,專科聲譽比協和低了不少,為64.259,總分比協和低了10分,排第二。
解放軍總醫院的專科聲譽也特別強,是59.938。
從排第四的上交大附屬瑞金醫院起,專科聲譽就急劇下跌了,瑞金醫院是30.734,復旦附屬中山醫院的專科聲譽是29.677。
因此,復旦的排行榜的前三是非常穩定的,因為專科聲譽比別人多很多,即便不做科研學術,也不會被后面的醫院超過。
軟科排行榜
這個讓我想起了大學排行榜。大學排行榜有兩種,一種非常關注聲譽,一種就是摒棄聲譽,全是各種客觀指標。上交大下屬研究所搞的軟科就是沒有聲譽指標,只有論文、成果、人才培養等量化指標。
現在國內做大學排行榜的有校友會、軟科、武書連等,其中最權威的應該算軟科排行榜。
不過軟科排行榜爭議也非常大,因為她只看客觀指標,所以一些論文多的學校,像蘇州大學排名比人大還靠前。
另外,軟科排行榜有個小心思,上交大永遠排在復旦的前面。所以,我曾經開玩笑,說想要自己的學校排名好看,成為著名大學,就先做一個排行榜。
但我發現復旦的這個醫院排行榜并沒有把上交大附屬醫院放在復旦附屬醫院后面,這個稍稍有些意外。
當然,上海地區的醫院和復旦的醫院還是稍稍占些便宜的。上海有17家醫院進入百強榜,9個專科進入了專科榜第一。張文宏所在的華山傳染感染科連續10年排全國第一。
醫院排行榜
國內做醫院排行榜的也不只是復旦一家,還有衛健委對三級公立醫院的考核,醫學科學院做的我國醫院的科技量值。
衛健委的考核主要是關注醫療質量、運行效率、滿意度評價等方面,醫學科學院做的科技量值主要關注的就是醫院的科研方面。
所以,復旦醫學管理研究所的排行榜相當于是綜合了衛健委和醫學科學院的兩個榜,并且以聲譽為主。復旦都是給業內專家發調查,讓專家評選。我認為這種做法是對的,因為對于醫院來說,聲譽、臨床治療效果才是生命線,科研雖然重要,但不應該以科研為主。但科研是聲譽的先行指標,如果一家醫院的科研極為強大,說明她的后續發展也會更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華西醫院是不是有潛力超協和醫院呢?
復旦的排行榜跟衛健委的排行榜前兩位完全一致,衛健委不考核解放軍總醫院,如果考核的話,估計跟復旦的排名也是一樣的。
做排行榜的訣竅之一,就是排前面的一定是公認的大哥,這樣大家就信服了,后面怎么排關系都不太大。
前幾周,QS的數學大學排行榜把曲阜師大排在北大前面,大家就不認了。其實如果不發生這事,里面不靠譜的地方也多了去了,但大家都不會關注。
榜單的一些看點
2021年榜單跟2018年的相比,華中科技大學是個大贏家。華科大附屬的同濟醫院比2018進了一位,排第7,原先排第七的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排到了第8;華科大附屬的協和醫院在2018年排第12,這次是第一次進入前10。2018年排第10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則排到了第12。
確實,在2021年的抗擊疫情中,同濟醫院表現非常突出,實力是強。這次疫情之后,國家又在同濟醫院設立了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這是在北京、上海之外的首個國家醫學中心。估計以后,同濟醫院的排名還會上升。
總結
我主要關注高校,但醫院排行榜也關注,原因是一所醫學院的好壞跟附屬醫院的好壞是非常一致的。所以,如果大家要看哪個醫學院好,就在這個醫院榜上,數數她的附屬醫院有幾個上榜,名次是多少,基本差不離。
大家看看,你心儀學校的附屬醫院在表單上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