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有趣的發現_人們總是傾向于高估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位置。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見,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些話_“要兩個孩子多好呀,兒女雙全才有福氣呢,兩個孩子以后也有個伴。”很少有人明白這些話其實只是隨口一說而已。
盲目聽從別人的話,或者為了面子而生孩子,這種聽起來荒誕的理由,卻真實地反應了不少人生育二胎的最初目的,但有了孩子后,這些爸爸媽媽才發現有兩個孩子的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妙。
38歲高齡媽媽生二胎后感慨_兒女雙全的感覺,咋沒想象中香了
同事靜靜在38歲的時候生下一個女孩,終于圓了兒女雙全的夢想。今年,老大15歲,正上初三準備中考,老二也到了可怕的兩周歲。
靜靜生完老二這兩年憔悴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光鮮亮麗。平常一起聊天時,聽她談起有了二胎之后的生活,言語間滿滿的疲憊,不時后悔當時執意再要一個孩子。
家里的矛盾點很多,最常出現的矛盾就是_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大,家長精力不夠,一個沒注意就出現了大問題。老大到了青春期開始叛逆,還面臨著重要的中考,學習成績一直不穩定,家長看得緊一點成績還算穩定,松一些成績就立馬下滑。
老二才2歲又不能送幼兒園,在家又粘人又吵鬧。大兒子也常常和父母抱怨,說覺得妹妹煩,影響他學習。
靜靜和老公已經40歲,家里老人年紀大不能幫太多,自己的身體和精力也在下滑,時常感覺力不從心。靜靜甚至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從不敢加班和出差,職位只能停步不前。
雖然兒女雙全,但天天過著雞飛狗跳的日子,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香。
二胎不是小決定,想保證二胎家庭的幸福,父母要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1)父母做好心理準備
迎接新生命到來是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這不僅是多增加一名新成員,還影響到家庭的未來,所以在要二胎之前父母要做好心理準備,確定是否發自內心地想要一個孩子,而不是因為周邊的其他人給自己帶來的壓力。父母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和堅定的信心才是二胎家庭幸福的基礎。
2)家庭是否能夠支撐二胎
●陪伴時間支撐
在孩子的成長中,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多了,才會看到兩個孩子之間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能讓兩個孩子都享受到父母的愛,孩子之間也變得親密起來。
●物質上的支撐
據統計,在一線城市多養一個孩子大概要多支出200萬。兩個孩子對家庭資源的需求也就更多、更高。但無論家庭是富裕還是貧窮,一家人在一起,有共同的決心和努力,也是幸福的。
3)兩個孩子的年齡差
兩個孩子的最佳間隔是3—5年。這個時候的大寶已經上幼兒園,父母才能騰出更多的精力來照顧二寶。
同時相比年齡差距過大,大寶和二寶年齡相隔3-5年,大寶更容易接受一個玩伴。大寶的衣物和玩具還能接著用。一些懂事的大寶還會幫助父母一起照顧孩子。
二胎家庭幸福排行榜出爐,兒女雙全不再吃香
網友們在綜合盤點二胎家庭的各種組合后,自發形成了二胎“鄙視鏈”。通過觀察這個“鄙視鏈”可以看出,備受關注的兒女雙全并不是站著頂端。
1)最佳組合_姐妹
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小時候當男孩在上躥下跳像個猴子時,女孩會安安靜靜的玩娃娃、看書,乖巧得像個天使。長大后,女孩敏感和細心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被兩個天使包圍的父母簡直太享福了。
2)第二組合_姐弟
這也是傳統最愛的組合,不論是在小時候還是長大,姐姐身上都有一種責任感,像個“小媽媽”一樣,分擔了父母的壓力,幫忙照顧弟。弟弟長大后,反而會挺身保護姐姐。
3)第三組合_兄妹
每個女孩都希望有個帥氣、溫暖的哥哥,來保護、寵愛自己。但這個基本只存在長大后,現實中兄妹小時候,別人不打我,只有哥哥打我。但男孩比較神經大條,不會因為父母關心妹妹而吃醋。
4)第四組合_兄弟
這個組合是鄙視鏈中的最低端,所有一胎是男孩的家庭,不想要二胎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_怕二胎還是男孩。兩個男孩小時候的破壞力讓父母的精力不濟,長大后成家立業的經濟壓力,讓很父母壓力很大。
ps_本文圖片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