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_一米是十分米_是一百厘米_一千毫米_但是歸根結底_這些都是單位的換算_并不是準確的定義一米這個長度單位。那什么是一米呢?下面小編就說說這一米的高大上來由!
1791年法國國會批準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米_并于1792至1799年_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制成一根鉑桿_以此桿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_并交法國檔案局保管_所以也稱為“檔案米”。
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對米的定義作了如下更改_“米的長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級之間躍遷的輻射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這種方式優點在于更精準_誤差更小。
1983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又通過了米的新定義_“米是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長度”。至今為止_一米的定義不曾更改。
關注樂科普小三郎_學知識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