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要吃鹽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_她給我們的表面感覺是“咸”。中式菜肴_大多以咸做為基礎味_是食鹽讓我們享受到了美味佳肴。
氯化鈉中的鈉元素是我們體內不可缺少的一種化學元素_我們體內約有6200~6900毫克的鈉。鈉廣泛存在于體內各種組織器官內_調節體內水分_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_維持酸堿平衡和血壓正常功能。
“咸”中有危險
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證實_人群的血壓水平和高血壓的患病率均與食鹽的攝入量密切相關。我國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_農村平均血壓高于城市。而食鹽攝入量與其相一致_也是北方高于南方_農村高于城市。
臨床高血壓的干預治療證實_當食鹽攝入增加時_血壓就升高。
50歲以上的人和有家族性高血壓的人_其血壓對食鹽攝入量的變化更為敏感_膳食中的食鹽如果增加或減少_血壓就會隨之改變。高鹽飲食還可以改變血壓晝高夜低的變化規律_變成晝高夜也高_發生心腦血管以外的危險性就大大增加。超重和肥胖者的血壓對食鹽更敏感。
一天吃多少食鹽合適
人體需要的鈉主要從食物和飲水中來_食鹽、醬油、味精、醬和醬菜、腌制品等都可以提供較多的鈉_肉類和蔬菜也可以提供少部分鈉。正常成人每天鈉需要量為2200毫克_普通成人一般日常所攝入的食物本身大約含有鈉1000毫克_需要從食鹽中攝入的鈉為1200毫克左右_因此_實際在每天進食食物的基礎上_攝入3克食鹽就基本達到人體鈉的需要_由于人們的膳食習慣和口味的喜愛_鹽的攝入量都遠遠超過3克。
當然_日常生活很難完完全全按照教條來進行_仍然需要考慮習慣、風俗、偏好等因素。在這里_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薦健康成人一天食鹽的攝入量是5克(包括醬油和其她食物中的食鹽量)。
本文由我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來源__人民網-科普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