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于小米 常程會是那個“X因素”嗎? 來源:雷科技
2019年的最后時刻,常程宣布從聯想離職,離開了過去工作19年的地方。當大家都紛紛猜測常程的去向之時,雷軍卻在2020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官宣了重磅消息:常程成為了小米公司的另一名集團副總裁。
盡管聯想手機的表現不慍不火,但我們無法否認常程是個“狠人”。2000年加入聯想的他,一手推動創立了聯想“小Y”筆記本的雛形,打造了“樂商店”、“茄子快傳”、ZUK等圈內知名的產品,無論是早期的產品經理角色還是后期的業務負責人角色,常程的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正因為如此,常程加入小米,無論是對小米公司還是米粉而言,都是一個值得高興的好消息。
巧合的是,1月2日也是盧偉冰加入小米一周年的日子。回顧2019,由盧偉冰領導的紅米手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K20系列手機成為2000元檔的“搶手貨”,紅米Note8系列上市三個月出貨量破千萬......在盧偉冰之后雷軍身旁再多一員猛將,小米的2020自然變得更備受期待了。
當然,相比起常程那戰績彪炳的職業生涯,其營銷方面的“碰瓷”能力或許更令人印象深刻。盧偉冰在網上的營銷能力已經不用多說,如今再加上常程,估計在營銷這一塊小米要“獨步天下”了。
營銷、產品兩開花
常程在聯想手機中的角色,一直是“救火大隊隊長”。擺在常程面前的,是一個產品規劃思路混亂不清、渠道資源幾乎消失殆盡、品牌知名度大幅下滑的“爛攤子”,常程出任手機業務負責人,“起死回生”機會極低,但背鍋的幾率卻極高。
但盡管如此,臨危受命的常程還是讓聯想手機多少有了一些起色。經過產品線的梳理后,聯想手機在2018年推出了Z5系列手機,其出色的性價比為聯想手機帶來了久違的銷量增長,當年聯想手機的銷量也意外地進入到了國產品牌前十。
然而聯想手機并沒有在2019年更進一步,在目前已公布的數據統計中聯想手機一直是處于“Others”之列,新機發布的節奏也有所減緩。市場份額少、品牌聲量小,為了維持聯想手機的熱度,常程只能夠使用“蹭熱度”的營銷手段讓己方品牌和友商關聯起來,但至少從結果來看,聯想手機在今天仍能活躍在大家的視野中,常程這一手段功不可沒。
因此,常程加入到小米之后,最大的貢獻恐怕是在營銷層面。作為營銷層面的專家,常程深知如何把握時機引導流量,在為品牌造勢的時候又能拿捏分寸不會導致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目前智能手機廠商之間的營銷行為除了傳統的廣告推廣之外,以新浪微博為主的社交平臺也成為了重要的陣地。考慮到在過去數年里常程已經建立了知名度頗高的互聯網形象,如今和小米的另一員猛將盧偉冰強強聯手,他們之間的組合必定能夠為小米帶來龐大的流量,甚至有機會占據輿論高地。
常程固然是一名營銷好手,但我們不能忽視他在產品研發上的眼光和思考。正如雷軍所說,常程加入小米后負責的內容是“手機產品規劃”,如何把小米的產品線理清楚,打造出更符合小米價值觀、米粉價值觀的產品才是常程的主要任務。
自打造聯想K900系列起,常程在手機領域已經積累了長達七八年的智能手機研發經驗,無論是ZUK還是后來的聯想Z系列產品,都可以見到常程在捕捉趨勢方面的一些遠見。
例如,ZUK Edge作為一款發布于2016年的機型,其屏占比甚至要比一眾2017年甚至2018年初發布的智能手機還要高,它可以說是在小米MIX之后又一款嗅到“全面屏”設計風潮的產品。
而聯想Z5 Pro GT 855版則利用滑蓋式設計和5G兩大賣點成功搶到了難得的市場關注度,讓這個已經遠離大眾視野的品牌再度回到主流視野中。
當然常程似乎更擅長于打造性價比機型,由一開始的ZUK系列到后來的聯想Z系列,這些產品的性價比之高在市場上是數一數二的。考慮到本來小米就是專攻性價比的手機品牌,常程的加入幾乎是“無縫過渡”,馬上就可以投身到熟悉的工作中去。
但對小米來說,將行業大佬收入囊中并不代表“可安天下”。錘子科技過去曾云集李劍葉、錢晨、池建強等行業大佬,但最終也沒有讓Smartisan手機名揚天下。要是論咖位的話常程肯定不如上述大佬,來到小米之后想要做出成績,最后靠的還是踏踏實實做產品。
四方征戰,重點還是手機
無獨有偶,2020年1月2日下午,雷軍發布了全員信,重點強調了小米在2020年的發展方向。簡單概括,新的一年里小米的目標是“確立智能新時代全面勝勢”,而達成目的的手段主要是繼續推動“5G+AIoT”雙引擎,和在5年內投入500億元。
自2019年起小米已經多次提到了“5G+AIoT”的雙引擎戰略,隨著時間來到2020年,這一戰略只會被更堅定地執行,而且在特殊的大環境之下,這一戰略也能發揮出更巨大的價值。
相比2019年,2020年5G網絡的覆蓋范圍、應用范圍將會得到明顯增長,5G對消費者來說已經不再陌生,甚至會變成一種“需求”。當然,這并不是說5G網絡已經足以取代4G成為最主流的網絡制式,只是比起2019年,在2020年里談論5G的話會更有實際意義。
第二,相比2019年,2020年里IoT的概念將會被更多的消費者所接受,愿意體驗IoT的用戶大幅度增多。IoT Analytics預測,到2020年,全球活躍的IoT設備數量將達到100億臺,到2025年將達到220億臺;另據Enterprise CIO預測,到2020年,全球IoT市場將增長到457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8.5%。
可想而知,押寶IoT已經不是某一家廠商的臨時起意,而是整個科技行業的共識。相比其他廠商,小米在IoT領域部署最早、成就最高,智能音箱、電視和其他產品已經形成規模,在智能手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IoT產品必然會成為下一個增長的箭頭,也一定要成為增長的箭頭。
但盡管如此,小米畢竟還是靠做手機起家,目前大多數的米粉準確來說是小米手機粉,而不是其他。然而,2019年里紅米手機的表現的確很強勢,但小米這邊的表現恐怕還是達不到粉絲的預期。
在產品上,2019年里小米最引以為傲的MIX產品線并沒有發布正統續作,帶有概念屬性的MIX Alpha雖然很驚艷,但并沒有按照預期在2019年底開賣,真正開賣時間仍然未知。
至于小米的數字系列機型,年初的熱門機型小米9口碑不錯,但不支持5G是個遺憾;下半年發布的小米9 Pro 5G各方面都和十分全面,是一臺很均衡的“木桶機”,然而在設計和功能上的均衡主義,使得這款產品缺少獨特的賣點。
甚至,擁有1億像素相機的小米CC9 Pro在網絡討論熱度上也要比小米9 Pro更高一些,只可惜小米CC9 Pro并不是一款5G機型。
在如此前提下,常程或許能夠利用自身對產品趨勢的嗅覺協作雷軍打造全新的小米手機,讓那些仍在規劃中的機型擁有一些亮眼的賣點。只不過常程不太可能像盧偉冰一樣接過整條手機產線,至少在中國區內也沒有第三條產品線可以交付給常程來管理。
因此,常程在小米集團內部應該還是扮演“統籌者”的角色,協作雷軍、林斌進一步梳理和定義小米手機的具體形態。
常程在朋友圈中寫道,:“雷總有夢想,Bin總有能量,德哥堅持不懈,有夢想/有能量/堅持不懈的10年,小米最美的期待”。2020年是小米成立的十個年頭,也是近十年來最為關鍵的一年,誰也不知道小米未來將走向何方,但至少在新援的助力下,雷軍和米粉們都會放心一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