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月2日電 在《時間告訴我·東方符號》最新一期的節(jié)目片頭,張曉龍與馬頭琴老師伊拉圖的一段談話讓不少觀眾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究竟是什么樣的樂隊能不斷突出重圍,從小眾走向大眾的同時還能夠獲得業(yè)內的高度認可?
在與杭蓋樂隊的隊長伊立奇交談的過程中,張曉龍逐漸打破了他對搖滾樂隊的固有認知,未見面時他曾擔心杭蓋樂隊是否是一群“不瘋魔,不成活”的人,但在實際接觸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杭蓋樂隊的成員們都相當儒雅。他們會親切地向張曉龍介紹每一種代表著蒙古族文化的民族樂器,還親身示范了傳統(tǒng)“呼麥”的演唱技法。
作為“草原文化三寶”之一的呼麥,同時也被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它是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呼麥的聲音極具金屬質感,在杭蓋樂隊的音樂中,搖滾樂聲與呼麥聲的搭配相得益彰,唱出了屬于草原深處的獨特旋律。
2015年,杭蓋樂隊參加了《中國好歌曲》,并開始嶄露頭角。之所以他們能一鳴驚人,究其原因是在音樂領域融合了最具價值的東西——故鄉(xiāng)文化。正如杭蓋樂隊的隊長伊立奇在節(jié)目中說:故鄉(xiāng)是給予人精神力量的地方,除了帶給他一腔熱血,更重要的是贈予了他“用蒙語演唱的天然基因”。
節(jié)目錄制時,張曉龍曾前往杭蓋樂隊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杭蓋與銅管”后臺進行探班,樂隊成員的演出服成功吸引了張曉龍的目光:重金屬搖滾風的流蘇設計,搭配巖畫、民族圖騰等吉祥紋飾,如此別出心裁的裝飾都是東方文化最直接的時尚表達。
伊立奇表示,搖滾樂隊的演出不同于一般的演出概念,它是一種精神力量。就好比杭蓋樂隊在舞臺上所代表的不僅僅是音樂,也包括草原上的精神和勇氣,他們要做的就是把這種力量不斷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