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因病去世,享年77歲。他是NBA歷史上最成功的總裁,他把NBA帶到了全球各地,他把夢之隊推到了最高舞臺。在他上任時,NBA球員的平均收入為29萬美元,在他離任時,這個數字漲到了570萬美元。
對于NBA球員,他是恩威并重的教父式人物;而對于這個聯盟,他儼然一個時代的標桿。
2014年2月1日,大衛-斯特恩正式從任職30年的NBA 聯盟總裁位置上卸任。一個時代的落幕必然伴隨著另一個時代的崛起,那年五月,史蒂夫-科爾接過了金州勇士的教鞭也帶給了這支球隊全新的理念。
勇士以超越人們想象的速度率先站在了后斯特恩時代的前沿。更快的節奏,更廣闊的空間,更多更準的三分,不拘泥于球員位置的他們改變了聯盟對籃球固有的觀念。2014-2019,籃球理念不斷更新的五年帶給了我們許多新的精彩,但仍有太多人懷念昔日個性鮮明、對抗兇悍的聯盟,以及那些肌肉碰撞聲背后所傳遞的精神力量。
那是屬于大衛-斯特恩治下的NBA,那是他所打造的璀璨時代。
大衛-斯特恩與NBA的點滴是一個傳奇色彩濃厚的故事。這位從哥倫比亞法學院走出來的律師在踏上NBA總裁位置前不僅沒有球員履歷,甚至對籃球了解甚少。但在為NBA提供法律幫助的幾年,斯特恩對于NBA的了解與日俱增,而超強的學習能力讓他在深入發掘后產生了對NBA濃厚的興趣。
1978年,大衛-斯特恩成為NBA的法律顧問,象征著所有一切的開端。此后六年,不斷地學習與汲取讓他從法律顧問躍向副總裁,直至1984年2月1日,42歲的斯特恩接替拉里-奧布萊恩正式成為NBA聯盟的總裁。
大幕拉開,斯特恩推動了NBA命運的輪盤。他上任的第一步便是挽救這個形象跌入谷底,搖搖欲墜的聯盟。禁毒運動以不可阻擋的架勢席卷NBA,伯德、魔術師以及伊賽亞-托馬斯成為球員代表發表禁毒宣言,拍攝禁毒宣傳片,反毒品條例也應運而生。
NBA舊日的丑陋形象以最快的速度被顛覆,斯特恩的造星計劃隨之而來。才華橫溢的拉里-伯德和埃爾文-約翰遜率先成為斯特恩手下最為信賴的兩個招牌,被推上了那本就該屬于他們彼此的位置。這一對一生之敵結合湖凱之爭的激烈,樹立了東西對抗深入人心的格局。
NBA在斯特恩的管理下漸漸走向正規。更好的風氣帶來了更好的表現,更好的表現敲開了更大的商機,斯特恩利用他的商業頭腦在各大轉播商的競爭中爭取利益,簽訂越多越多、價值也越來越高的轉播合同。昔日徘徊在懸崖邊的聯盟進入了良性循環,展現著可喜的生命力。
1989年,大衛-斯特恩再次在時代的洪流中把握機遇邁出了堅實一步。47歲的他人生第一次奔赴中國,試圖打開這片市場。
中國之行的開端并不順利,由于沒能提前完成預約斯特恩與央視體育部門會面受阻。斯特恩還在堅持著,他在央視大廳苦等數個小時,直至見到體育部門領導李壯主任后耐心的向對方闡述了NBA的方方面面,細致入微。
用心良苦的斯特恩精誠所至,最終收獲了NBA進入中國市場的良好訊號。然而他此行中國的目的卻不僅是宣傳與推廣NBA,在此之外還有更宏大的愿望:“1984年和1985年,我曾兩度與中國籃協以及中國男籃有過交流,那時候中美關系并不融洽,但我決心通過體育來增進兩國更深、更好的理解。”
返美的斯特恩繼續大刀闊斧的施展他的魔法,他設立了技術犯規,扼制以底特律活塞為首的肆無忌憚的惡意動作。效果立竿見影,那一年,邁克爾-喬丹在經歷連續三年被活塞淘汰的殘酷試煉后終于成功翻越壞孩子軍團。
憑借多年磨礪后更加成熟的心態、絕對的實力以及與王者氣質,邁克爾-喬丹在九十年代開啟了屬于他的“神路”,那些時至今日依舊印象深刻的瞬間也讓世界感受到了籃球帶來的魅力與熱血。這背后是大衛-斯特恩堅持貫徹的理念:
提升超級巨星本身對于這項運動的影響力。
此后的NBA真正意義上進入了群星璀璨、百花齊放的美妙時代,隨之而來的是斯特恩更大的野心。1992年,他與國際籃聯溝通派遣由NBA巨星組成的夢之隊出戰,將NBA的文化輸出到國際賽場上。夢之隊大放異彩的表演直擊每個人的心頭,也徹底引爆海外市場。1997年他成立了WNBA,將籃球夢面向女性。四年后他設立了NBA聯盟下屬NBDL,讓一套體系更加壯大與完整。
在這平行時空的另一側,是不斷擴展NBA的版圖。2004年,夏洛特山貓加盟NBA,聯盟由23支球隊擴軍成30支。
斯特恩不懈的努力讓NBA漸漸攀登至頂峰,也讓球員得到了更好的回報。1984年NBA的平均工資只有25萬美金,而此后漫長歲月里這個數字翻了數十倍。
然而他從來沒有得意自滿、固步自封。2001年斯特恩取消非法防守實行防守三秒,又在三年后取消hand check,這釋放了馬努-吉諾比利、德維恩-韋德以及勒布朗-詹姆斯為首的眾多突破高手,令他們在面對鐵桶防守時創造了諸多神奇比賽。
2006年,為了球員具備更成熟的心智以適應聯盟的節奏,斯特恩限制了球員參加選秀的年齡——19歲以下以及高中畢業未滿一年的球員不能參加選秀;2007年斯特恩又頒布了禁衣令,以磨平球員個性里的棱角與張揚為代價換來更好的形象與標簽。
直至2013年11月前夕,距離斯特恩卸任僅三個月的時候,他還將沿用28年的總決賽2-3-2賽制推翻。2-2-1-1-1,全新機制的誕生更加保障了一支球隊的主場優勢。
距離掌握NBA命運的第一天,邇來30年,不斷地學習與反思、調整與進取,這就是大衛-斯特恩一生踐行的事情。
當然,關于斯特恩的NBA總裁生涯并不全是稱贊之聲,“否決保羅交易”讓他長久以來飽受詬病。在外界眼中斯特恩理由不夠充分的決定不僅改變了聯盟的格局,也扭轉了保羅和科比的生涯軌跡,扼殺了無數的可能。只是,大衛-斯特恩在后來接受采訪時曾不止一次強調:
“否決交易是錯誤的用詞,這筆交易自始至終就沒有被批準,根本不存在被否決的對象。”
事實上,那一年年逾古稀的黃蜂老板喬治-辛恩疾病纏身又虧損慘重,心力交瘁的他將球隊兜售。三方交易中,作為球隊代理老板的斯特恩認為黃蜂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在會議上聆聽著各隊老板反對的意見后,斯特恩以“籃球原因”扼殺了這筆交易。
這不過是大衛-斯特恩總裁生涯中承受爭議的一部分。當現任NBA總裁的亞當-肖華公開宣布NBA將與博彩公司合作時,博彩合法化給了外界懷疑聯盟公正的標尺是否被撼動的理由,只是斯特恩時期的NBA也曾數次因黑哨事件被人質疑,除非你早已忘記鋃鐺入獄的多納吉的懺悔和那年薩克拉門托國王不甘的眼淚。
而奧本山宮殿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仍舊深遠,這起NBA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群毆事件險些讓斯特恩苦心維護的NBA正面形象毀于一旦。盡管斯特恩開出了聯盟歷史最重的罰單,又在未來頒布“禁衣令”去約束運動員的著裝并砍去他們個性中張揚,但仍舊無法挽回外界將NBA與粗魯、狂躁劃等號的刻板印象。
四次停擺,同樣是斯特恩難以忘卻的糟糕記憶。1995年和1996年兩次短暫的停擺沒有掀起太大風浪卻已經為未來敲響警鐘,1998年重創來襲,籃球之神退役預示著聯盟陷入了索然寡味的偶像真空,球員公會與球隊老板們的意見相左,賽季被縮減至50場;2011年勞資糾紛再度難以調和,這次停擺令賽季直到圣誕大戰才真正開始,最終只進行了66場。
我們沒有必要神話大衛-斯特恩。相較無腦的吹捧,客觀公正的評價更能夠呈現對一個人的尊重。世上本就不存在完人,斯特恩有他的無力,他曾做過很多并不絕對正確的決定,而他任職期間的聯盟也不免存在涌動著的暗流和最陰翳的時刻。但我們仍舊要感謝大衛-斯特恩所帶來的一切:
正是他憑借高遠的戰略目光以及不懈的努力,NBA才得以叩開中國市場的大門,讓你我感受到了這項賽事背后強者同命運搏殺的信念。而脫離賽場之外,是他不斷規范球員行為準則、加強藥檢并在反復修改規則中提升比賽觀賞度的執著與堅守。
這份態度讓NBA擺脫混亂向積極良性的賽事邁進,推動了它在全球的發展,這多方共贏的舉措回饋給他們更多的金錢,也給予了熱愛它的人無與倫比的享受。
喬丹說:沒有大衛-斯特恩,NBA就不會是今天的樣子。他的遠見和領導力為我提供了一個全球級別的舞臺,也幫助我獲得了成功。
魔術師說:斯特恩是一個歷史創造者。當斯特恩允許我出戰1992年的奧蘭多全明星賽,以及代表夢之隊出戰奧運會時,我們就改變了世界。
科比說:在大衛-斯特恩的領導和遠見下,比賽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改變。他要求每個人做到最好,因為他自己也做到了極致。
詹姆斯說:我永遠忘記不了選秀時上臺跟您握手的那個時刻,感謝您對這項運動和NBA聯盟做出的偉大改變,只有你,才能讓籃球成為走向全世界的運動,只有你,才讓NBA走向全世界。
睿智、能力、魄力、理解、包容,固執、堅守,這些關鍵詞大概可以幫助我們描繪出一個真實的大衛-斯特恩,一個為籃球奉獻一生,在歲月苦旅中邁向終點無怨無悔的斗士。
愿老爺子在天堂安好,R.I.P。
(新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