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除了臘八粥,臘八節還有這些傳統美食
過了臘八就是年。元旦剛過,代表著新年序曲的臘八節就悄然而至。天寒地凍中,一碗臘八粥最能安慰瑟瑟發抖的我們。在民間,農歷十二月八日煮臘八粥,用以敬獻農神、慶祝豐收,而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不過,臘八可不止臘八粥,還有臘八蒜、臘八醋、臘八豆腐等不同的臘八美食。一起看看臘八節的傳統飲食吧。
臘八粥
北方地區很多地方都有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即用大米、糯米紅豆、紅棗、花生等不同食材熬制而成的粥。民間有流傳臘八節煮臘八粥,用以敬獻農神、慶祝豐收。
其實,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最早始于宋代,到了清朝,更是盛行。據說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還會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而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蒜
在北方部分城市,臘八節還有泡臘八蒜的習俗。北方民間臘八這一天,將剝好的蒜瓣放入干凈的壇中,再倒入老醋,密封后腌制數天,正好春節期間食用。
由于醋的浸泡,腌好的臘八蒜整體呈碧綠,猶如綠翡翠,口感酸辣,別具一番風味。大年三十前后就是食用臘八蒜的日子,春節期間吃膩了大魚大肉,就一口臘八蒜十分清爽。?
臘八醋
臘八醋其實就是臘八蒜的腌制醋汁,在腌制臘八蒜期間,醋汁也融入了蒜汁的辣味兒,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用來拌涼菜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兒。
大年初一,不少地區還有蘸臘八醋吃餃子的習俗,而且要吃素餃子,取一年素素凈凈之意。老舍在《北京的春節》中寫道,“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臘八糕
臘八糕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其實,它也是北方地區臘八節當天的一種傳統美食,在如今北京的一些老字號飯館了里,還偶爾能尋到它的身影。
臘八糕類似于八寶飯,里面的料有棗兒、黏米、紅豆、黑豆等東西,吃起來,和著米香棗香,清醇馥郁、韻淡而甘,是難得的美味。
臘八豆腐
臘八時節,在安徽省黟縣地區,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臘八豆腐”。用小黃豆制成豆腐,中間挖洞放入食鹽,在溫和的太陽下烤曬,使鹽分慢慢吸收。在當地,臘八豆腐也被稱為“素火腿”,可以用來炒肉、燉肉或者單獨吃,是不錯的下飯菜。
臘八面
在陜西關中地區,臘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臘八面其實是用面和紅豆為原料做的韭葉面,需要將紅豆提前泡一晚,臘八當天紅豆熬湯,湯中煮面,最后潑入蔥花油,一碗熱騰騰的美味臘八面就做好了。當然,也可以根據喜好,加入其他鹵子。
臘八飯
在青海地區,臘八節流行吃臘八飯,也就是麥仁飯,在臘月初七晚上,人們會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就做好了。據說,經一夜熬制的麥仁極其醇香可口。
臘八冰
民間有諺語“臘八的冰吃上不肚疼”,在北方的部分地區,還有臘八節鑿冰吃冰的習俗,俗稱“臘八冰”。
在臘月初八,正當三九,天寒地凍,河床冰凍。過去的人們講究在這一天去河里鑿冰吃冰。在這個冬天,“嘎巴嘎巴”嚼食幾塊冰下肚,寓意消病除災。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