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首輪全面降準來了!8000多億大禮包影響幾何
新京報訊(記者 程維妙)2020年1月1日,央行宣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
市場對此已有預期。興業研究宏觀分析師郭于瑋上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1月降準的概率較大。一是因為春節前后居民現金需求增加,銀行體系現金漏損提高。二是因為1月是信貸投放的傳統高峰,地方專項債也將陸續開始發行,融資需求將出現上升。此外,2020年春節在1月,恰逢繳稅大月,進一步擴大了1月的流動性缺口。
華創固收研究員梁偉超也對新京報記者分析稱,2020年1月降準窗口打開的概率較高,2020年春節比較早,節前一定要做流動性安排。從近年看,2017年是“臨時流動性便利”(簡稱“TLF”),2018年是“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2019年是定向降準。加上明年年初地方債可能將集中發行,貨幣政策配合財政政策發力,以放松銀行流動性約束,提高信用派生能力,所以年初降準概率比較大。
2019年12月23日,李克強總理在成都考察時表示,國家將進一步研究采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降低實際利率和綜合融資成本,推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月4日,李克強總理到北京金融街考察時也曾提出,運用好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工具,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當日晚間,央行便發布消息,于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2019年央行實施過三輪降準,第一輪是在1月,分別于1月15日和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屬于全面降準。
第二輪分在5、6、7月三次實施到位,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屬于定向降準。
第三輪是在9月6日宣布,于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此外,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