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昌1月1日電 (吳鵬泉 華山)“我們全家人都有讀書的習慣,新年第一天來體驗新館是件很有意義的事。”1月1日,在江西省圖書館新館內,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老師汪媛如是說。
當日,江西省圖書館新館系列讀者體驗日活動在此間舉行,民眾嘗鮮了人臉識別、無感借閱、虛擬講解員等“黑科技”。
創建于1920年的江西省圖書館是國內歷史悠久的省級圖書館之一,曾六遷館址,三建館舍。
由于歷史原因,江西省圖書館洪都大道館區的硬件設施達不到國家有關標準,在藏書空間、閱覽面積及閱讀環境等諸多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制約和影響了圖書館創新服務的開展。
2015年,為提升全省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促進江西文化事業大繁榮大發展,江西省委、省政府決定放棄在原址擴建省圖書館,重新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核心位置選址,新建省博物館、省圖書館、省科技館組成江西省文化中心。
當日,不少民眾參加江西省圖書館新館系列讀者體驗日活動。江西省圖書館供圖矗立于贛江之濱的江西省圖書館新館外形像一本打開的圖書,面向贛江翻開。新圖書館投資9.62億元,總建筑面積96247.47平方米,現有藏書360余萬冊,設計藏書量1000萬冊,閱覽座位6000余個。
走進江西省圖書館新館服務大廳,中間是總服務臺,為讀者提供人工辦證、咨詢等服務。為方便讀者辦證和借還書,服務大廳兩側布置了自助辦證、自助借還等設備。
在服務大廳,最吸引讀者的當屬無感借閱通道。據江西省圖書館新館講解員介紹,讀者帶書進入借書通道后,動態人臉識別設備可以實時識別讀者的身份信息,同時系統會對讀者所攜帶的書籍做自動借書處理,讀者不需要做任何停留即可借書離開。
圖為民眾在江西省圖書館新館閱讀。江西省圖書館供圖“早就想來看一下,趕上有體驗活動,所以就報名參加了。”45歲的南昌市民魏滌資帶著女兒前來參加活動,“她是第一次來這種大型圖書館,就是想讓小孩感受下集體閱讀的氛圍”。
“我在南昌參加過很多次讀書會等活動。”南昌市民胡佳認為,現代的圖書館應該是一個集合了閱讀、休閑、文化等功能為一體的交流場所,“我很期待圖書館以后開放的電子閱覽、VR體驗項目內容”。
“過去我們在全國省級圖書館面積排倒數第三,現在一躍為順數第三。”江西省圖書館館長陶濤表示,江西省圖書館新館是江西的文化地標,也是江西省圖書館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具體體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