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資訊+
2013年,中國駐贊比亞使館主辦的“歡樂春節”廟會現場,一位老人坐在臺上,懷抱吉他,笑容可掬地彈唱起他親自創作的歌曲《TIYENDE PAMODZI》(《團結一心》)。伴著歌聲,贊比亞民眾載歌載舞,中國觀眾也隨聲哼唱,如同一家人般歡歌笑語,其樂融融。
△卡翁達在中國春節廟會上演唱自創歌曲
唱歌的正是贊比亞開國總統肯尼思·卡翁達。他的一生,是促進中國和贊比亞共同的民族解放和進步事業、中贊友誼與合作的寫照。
卡翁達是南部非洲獨立運動的標志性人物。他領導贊比亞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于1964年贏得獨立。此后,贊比亞成為南部非洲反殖民主義的“前線國家”,支持南非、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韋、納米比亞等國“自由戰士”爭取民族武裝解放的斗爭。
△1960年12月5日,時任北羅得西亞(現在的贊比亞)聯合民族獨立黨領袖的卡翁達在倫敦蘭開斯特宮拍照。
在那些光輝歲月里,中國與非洲國家命運與共,堅信受壓迫的大多數必將勝利,從輿論聲援到戰略思想,從資金、武器、物資到人員培訓,中國向南部非洲解放運動提供了堅定和切實的幫助,與贊比亞一起以實際行動促進了這場正義斗爭的勝利。
卡翁達更是中非友好的一個象征。他親歷了中贊、中非關系發展的諸多重要時刻:
——1964年10月,贊比亞獨立后,馬上就宣布同中國建交,由此贊比亞成為南部非洲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他在國際場合大聲疾呼聯合國沒有新中國人民的代表是錯誤的,1971年,作為2758號決議草案的23個提案國之一,贊比亞與亞非拉兄弟一起“把中國抬進了聯合國”;
——1974年,毛澤東在與來訪的卡翁達談話中第一次公開闡述著名的“三個世界”論斷,宣告中國與包括贊比亞在內的第三世界國家堅定地站在一起。
△毛主席與卡翁達會面
對于非洲的困難,中國人民也慷慨伸出援手。
獨立后新生的贊比亞和坦桑尼亞,迫切希望能修建一條跨國鐵路,維護獨立果實、打破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
中國給出的答復是:“我們寧可自己不修鐵路,也要幫你們修建這條鐵路?!迸e世聞名的坦贊鐵路由此而生。
卡翁達稱贊這條鐵路是非中真誠合作的代表項目,每每憶及都動情不已:“當西方國家拒絕了我們,中國兄弟姐妹們來了,我們一同拼搏。還有什么能超過這種友誼呢?”
△中贊人民共同建設坦贊鐵路場景
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全天候朋友”,其實是一個外來詞匯,首創者就是卡翁達。自那時起,“全天候朋友”在諸多場合被不斷提及,用來專指中贊和中非患難與共、歷久彌堅的友誼。
卡翁達致力于推動贊中、非中關系,呼吁非洲國家深化與中國友好合作。他表示,“中國正在幫助包括贊比亞在內的非洲國家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以我參加贊比亞革命斗爭和領導政權的經驗來看,中國這樣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大國愿意與小國家和影響力不是很大的國家平等相待,進行真誠、務實、雙贏的合作,我們應該抓住與中國合作帶來的發展機遇”。
△2015年,卡翁達出席活動。
即便從國家領導人位置上退下來且年事已高,卡翁達一直關心贊中關系發展,為了增進兩國傳統友誼與合作,他樂于發揮余熱,總是親力親為。
中國駐贊比亞使館工作人員回憶說,當時已90歲高齡的卡翁達時常身體抱恙,并數次入院。但每當有紀念建交周年等中贊友好交流活動,他總是勉力前往,所到之處都會成為友誼和歡樂的海洋;每有中國朋友到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都會熱情接待,用標志性的白手帕撫摸友人額頭送上祝福,和中國朋友暢談贊中友誼的歷史和未來。話別時,他會不顧大家勸阻,顫顫巍巍良久矗立,揮舞白手帕,目送大家遠去。
△卡翁達送別到訪中國友人
還有什么能超過這種友誼呢?
為了紀念卡翁達的卓越貢獻,2009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國非洲人民友好協會授予他“中非友好貢獻獎”,位列“感動中國的五位非洲人”之首??ㄎ踢_赴中國參加相關活動時說,相信在新的時期,非中友好合作關系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如他所愿,多年來中贊不以山海為遠,同心同向、守望相助,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人文交流蓬勃發展,民間友誼深耕厚植,在國際事務中密切溝通協調,堅定相互支持,朝著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堅實邁進。中贊友好事業不斷發揚光大,福澤兩國和兩國人民。
6月17日,卡翁達走完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與世長辭,享年97歲。
△2021年6月18日,贊比亞盧薩卡,當地報紙刊登贊比亞開國總統卡翁達因病逝世的新聞。
贊比亞人說,“我們的傳奇隕落”。對于非洲大地而言,曾經叱咤風云的雄獅睡去。
對于中國人民,一位老朋友、好朋友,永遠離去了。
但卡翁達和中國老一輩領導人抵御外辱、堅決斗爭的精神彪炳千古。而他們親手締結和灌溉的中贊“全天候友誼”,在中贊兩國人民共同努力下,將繼續飛快地生長,樹大參天。
編輯丨安然 楊楠
主持丨葛鵬
制作包裝丨楊曉蕾
簽審丨潘曉英 蔡耀遠
監制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