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竄通在網絡賣貨直播間,假冒客服,騙取他人錢財。
近日,記者獲悉,合肥鐵路運輸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四名被告人被以詐騙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至拘役五個月不等的刑罰。
據了解,去年5月,廣西人覃澤某、覃紅某、覃治某、文某某明知他人在抖音、快手平臺上,在主播直播間直播賣貨時,冒充賣貨客服,私信已購買客戶,以訂單沒有備注“秒殺”為由,要求客戶先在平臺申請退款,后掃其事先準備的商戶收款碼支付貨款的方式詐騙錢財,仍然為其提供微信、支付寶、銀行商戶收款碼幫助收款、轉款,獲取分成獲利。 2020年9月8日22時許,安徽省渦陽縣的劉某從渦陽站乘坐K8484次旅客列車前往蘇州務工時,旅途中看到抖音平臺有人銷售茅臺酒,且秒殺價比平時便宜,遂支付3998元購買,并在平臺上回復已拍。支付完畢后,一名自稱客服人員聯系劉某,告訴劉某剛才支付時沒有備注秒殺,后期不能發貨,讓劉某申請退款,他重新發一個支付寶的付款碼讓劉某重新付款,隨后劉某按照對方要求支付了4993元。 列車停靠蘇州站時,下車后的劉某聯系客服發貨,發現該人的賬戶已經被封禁,劉某方知被騙,隨即向鐵路警方報案。 鐵路警方根據線索,經過縝密偵查,在廣西將四名被告人抓獲。 經審理查明,覃澤某、覃紅某、覃治某、文某某均參與了對劉某的詐騙;四名被告人分別與他人結伙,采取上述手段實施網絡詐騙,共計騙取遍布全國11個省市自治區的20名被害人近2萬元,每起作案詐騙金額從100多元至數千元,由于多數被害人被騙金額不大,很少主動報案。 法官提醒:近年來抖音、快手等平臺流行,網絡購物群體數量龐大,詐騙數量井噴式增長,詐騙手段層出不窮。用戶在使用平臺時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保護隱私,注意財產安全。不要輕信自稱為官方客服的人員,在進行交易時要仔細核對對方身份;不要繞開平臺私下交易,否則難以通過官方渠道進行維權;涉及到金錢要保留好相關證據,發現被騙后及時報警,通過法律的手段保護權益、追回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