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直對房子有種執念,認為有了房子便有了家。最近正在熱播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安家》,以房產中介為背景,通過一系列個性鮮活的人物形象、落地的劇情、真實的細節,以“房”呈現人間百態,傳遞人性溫暖。
劇中塑造的房似錦、徐文昌和謝亭豐等人物形象,性格豐滿兼具人物弧光。房似錦出場時便一臉冰霜,與其童年傷痕累累、出生都是個錯誤的“多余人”的身世有很大關系。她雖然收入不菲,卻入不敷出,永遠填不平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欲望的溝壑。這是又一個“樊勝美”,但與樊勝美一心想釣個金龜婿以改變命運不同,房似錦從不依附男人,她如負重的西西弗斯一般,只靠自己開源節流,奮力進取,她身上傳遞的自強不息的女性主義精神永不過時。她表面上似乎不相信情感與眼淚,只相信工作和收入,但實質上并非完全如此,如缺錢的她堅決拒絕兇宅房東真心感謝的紅包,真誠幫助照顧逃離前妻不慎受傷的男店長,每天給家庭困難的店員買早點……同樣有不幸的童年和不堪的家庭生活的徐文昌,性格善良,但因為他的寬容,養出了不少閑人,造成門店業績下滑。
房似錦從總部空投店長徐文昌所在的門店以后,開啟了“雙店長”模式。二人不僅要面對雙方的職業觀念沖突,還要處理好與員工的關系,更要滿足客戶提出的要求,甚至在這一過程中,還被裹挾著卷入客戶的人生,解決他們的一地雞毛。與房似錦僅為工作和掙錢而活的人生并宣稱“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的理念不一樣,男店長徐文昌一直站在購房者、賣房者、房屋中介之外的人道主義立場來審視一切。也正因為如此,他與房似錦矛盾重重:如在幫助賣包子的嚴叔買房時,其兒媳婦突然要求在房產證上加上自己的名字,房似錦只算經濟賬,徐文昌卻擔憂嚴叔的孤注一擲會影響后續生活;當出軌丈夫委托他們為情婦買房,徐文昌斷然拒絕,房似錦卻還想接手……盡管矛盾和沖突不斷,但《安家》更想傳遞的是房似錦、徐文昌等人“肩負客戶幸?!钡穆殬I信念與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描繪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時,全劇在細節方面也下足功夫,房似錦每天通勤路上買早餐、到達辦公室后迅速吃完早餐,靜宜門店員工邊吃飯邊工作等細節呈現了緊張的房地產員工生活,還有房似錦與徐文昌等人工作中專業敏銳、爭取客戶時全力以赴等場面刻畫,比如為了達成交易,房似錦守著凌晨下班的宮蓓蓓;王子健親自為樣板房擦馬桶……以及一家人擠在6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晚上幫學生改論文都要在衛生間找地方的宮蓓蓓等,描摹了當下都市群體為了未來與夢想努力奮斗的生活狀態,引導觀眾樹立“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正向價值觀。《安家》不是把日劇《賣房子的女人》購買版權后簡單地拿來改編,正如編劇六六所說:“我們依托真實事件改編創作出來的本土化故事,讓本劇的現實主義特色非常鮮明,那些鏈接著婚姻、教育、生活、工作的單元故事將國人為房歡喜為房愁的百態人生涵蓋其中,照亮都市生活。”
《安家》也同樣存在不足之處。如女主身世相對特殊,有損人物的典型性;對于職業的展現篇幅依舊沒有愛情的比例大;過多地渲染了中介人員服務于買家時的無條件忍讓——在房似錦被客人用車門夾傷手,卻被視若無睹、一再催促……這些細節可能讓觀眾對不可或缺的中介職業或服務類職業持續產生某種誤解甚至是蔑視。
小小門店折射出了人生百態,《安家》遵循現實主義手法和脈絡,聚焦普通人的真實生活,在業主與中介、在不同職業之間架起了一座藝術溝通的橋梁,從中提煉人生經驗和發展智慧,傳達了平凡人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和人文關懷,而這正是未來人們的安身立命之本。
(作者:李勝利,系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