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和《完美關系》兩部劇正同檔期播出,前者聚焦中國人最敏感的房子,后者闖入自帶流量的“危機公關”行業。這兩部劇其實還有著“血緣關系”——都是導演安建的作品。
安建近年來深耕現實主義都市題材劇,面對爭議時不愿意進行“辯解式”采訪。這次也一樣,兩部熱劇話題鼎沸,但媒體就是找不到安建。終于在收官之際,他接受了關于《安家》的采訪。作為導演,他希望自己能夠在創作上更為純粹。“電視劇是個商品,兩個戲都在播,怎么說都不合適。贊美和謾罵是別人的自由,不管是指責還是被打動,都說明他們是很認真地在看。那還求什么呢?還要逼著每個人去說好嗎?”
《安家》的口號是“賣的是房子,肩負的是人生”,全劇用很多極端房產案例指向法律、道德、婚姻、人性等層面的討論。安建表示,在疫情時期播出《安家》,講述的每個故事和傳達的每份溫暖都希望能給暫時居家的觀眾送去慰藉,“這是讓我很舒服的事兒”。
制作方將《安家》定位為現實主義都市劇,但更多地被定義為行業劇。對于“行業劇”的說法,安建導演認為不是非常的準確和貼切。“這部劇還是表現人物的情感、命運和成長為主,人物并不是完全為行業案例服務的。”另外,無論從創作層面還是拍攝層面,《安家》都是現實主義風格的,它的人物都是既有典型性又有個性。
此外,包括選景、布局、拍攝方式等,安建都進行了接近紀錄式的嘗試。這也是他秉承現實主義在技術層面的實踐。采用這種拍新聞的、無修飾的方式只為距離生活近點、再近點。安建認為,自己這次在《安家》所做的嘗試是成功的,他給自己打個80分。
相比部分情節和人設的彈贊交加,《安家》的細節獲得一致好評。比如,房似錦簡約利落的西裝造型頗為符合真實中介的身份,被贊真實、接地氣。“我有次在片場說,你不會從頭到尾就這兩套黑西裝吧?孫儷說真不是兩套西裝,是二十幾套西裝,每套的領子和顏色都是有不一樣的。”
安建不愿意過多地評價演員表現,“每個人都全力以赴地努力,每個人的完成度都很高。但愿回憶起這部戲時,他們記得的不止是‘我用棍子打過他們’,還有我作為一個長輩帶給他們的經驗和看法?!?/p>
文/本報記者 楊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