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讓人痛快的一個新聞,是之前網上曝光的在隔離期間不遵守防疫規定,拒戴口罩,下樓跑步那位澳籍華人女子已經被吊銷工作居留許可,限期離境了。而且她任職的拜耳公司已經正式宣布將她辭退。
這個處罰結果在網上獲得了網友的一致點贊,堪稱大快人心。充分證明,在防疫工作面前,撒潑打滾沒有任何作用,即便是外籍,也別想搞什么特殊。
不過這位澳籍華人女子的案例似乎并沒有完全起到警示作用。就在同一天,上海男籃的主場MC因為在網上發表不當言論被上海隊公開宣布解約。
至于發表了什么不當言論,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關于羅思杰的這番言論,網上竟然還有支持他的球迷說:“也就是正常的抱怨和吐槽吧?”
拜托各位,把細致入微的防疫工作說成是“工作效率低、各種排隊”,把正常的隔離檢查說成是“像坐牢”,再加上最后一句明顯帶著色彩的歧視,這還是正常的抱怨?
咱先說說飛機上沒熱餐這事,這不是很好理解嗎?一發熱餐,所有吃飯的人都會摘下口罩,十幾個小時密閉的空氣,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之前我看了一個歸國小伙在路上的防疫自述,人家不光不吃飯,十幾個小時連水都不喝。這肯定是防疫的統一要求。
再說說入境時間長這個事,最近幾天的抗疫形勢大家應該都知道,咱們是輸出轉輸入,自己這的疫情都已經控制住了,現在主要防的就是境外輸入,而且力度在逐漸加大,就是為了防止病毒的再一次擴張,各地方都投入了最大的力量。
我在網上看了一位名叫“潘及玩轉地球”的網友詳細敘述從上海浦東入境的過程,他一共花了7個小時,過了5道防疫檢驗。按說這過程確實可能有點熬人,但他的評價是:“防疫工作細致入微,體驗了一次貴賓級的服務,感覺回到了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同樣的從浦東入境,同樣的嚴格檢疫,不可能單單到了羅思杰這就能享受什么特殊待遇吧?要知道,在如此繁重的防疫壓力下,是前線多少任勞任怨的工作人員熬夜拼命才換來了我們如今的安全。特殊時期,大家肯定要多一份相互理解。
還有球迷為羅思杰開脫說:你看,他畢竟是個外國人,不懂我們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現在微博也刪了,道歉的微博也發了,咱該教育教育,該原諒原諒吧。
對不起,我原諒不了!
確實,在上海隊宣布了與羅思杰解約之前,羅思杰已經刪除了那條微博,并發表了一個看上去很有大局觀的言論,想要挽回輿論影響。
但這些是羅思杰的真心話嗎?
就在他發出這條道歉微博后不久,英國的羅思杰在網上點贊了這樣一條微博:
隨后,他又回復了一個支持他的網友,表示自己是遭遇了“網絡暴力”。
網絡真的很暴力嗎?有時候確實是,但也分什么事兒。有時候網絡也是一面照妖鏡,可以看清一個人的本來面目。
細心地網友翻看了羅思杰以前的微博,發現了一些更可怕的言論,而這些恐怕絕不僅僅是道歉就能解決的了。
而且,即便拋開這次的言論,了解CBA的球迷對于上海隊主場這個MC也一定不會陌生,因為他可不是第一次上新聞了。要說CBA歷史上哪個主場的MC被處罰的最多?這個英國的羅思杰絕對是冠軍。
嘲諷馬布里不配當MVP,諷刺四川的球迷像清潔工,在微博上公開辱罵客隊球員,比賽中帶頭挑釁客隊球迷……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個MC在上海主場做過的事情,那真是劣跡斑斑。
相關閱讀:40歲老頭用一條腿在上海灘狂砍34分導演逆轉,卻被人嘲笑不配當MVP?
讓人理解不了的是,這樣一個價值觀完全扭曲的洋主持,竟然在上海隊主場擔任了這么多年MC,而且還被部分球迷奉為是有“個性”的MC。
更讓人感到震驚的是,這樣一位吃著中國罵著中國的洋主持,竟然還是上海中學國際部高中男籃主教練,還是一名老師,從事著教育工作,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真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上海中學的校長看到。
不過好消息是,上海隊已經公開宣布和他解約,也算是為咱們CBA清理門戶,做了件大好事。
對比之下,同一天漂洋過海經歷了40個小時漫長旅程而且只能在機場的沙發上過夜的林書豪,對夜以繼日對抗病毒的前線工作人員滿心感激,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還是那句話,在防疫大計面前,任何人都別想搞特殊,甭管您是哪兒來的,中國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幫忙轉個朋友圈就是最大的鼓勵
推薦閱讀:“何其有幸,生在華夏”——籃球插畫師戰勝新冠病毒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