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9日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尚建華今日表示,人社部對貧困勞動力就業采取了以下幫扶措施:一是提供崗位信息;二是鼓勵優先招用;三是促進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四是有針對性地做好貧困勞動力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
人社部3月19日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對疫情相關工作進展情況。有記者提問:貧困勞動力就業能力相對較弱,疫情發生以后,人社部門采取了什么措施促進他們就業,效果如何,下一步還將采取什么措施來幫助他們脫貧?
尚建華表示,貧困勞動力就業能力相對較弱,就業穩定性相對較低。疫情發生后,人社部會同扶貧部門,對貧困勞動力就業采取了以下幫扶措施:
一是提供崗位信息。充分發揮東西部勞務協作、對口支援、省際省內勞務協作機制作用,協調東部省份、省內發達地區有針對性地提供崗位信息。同時定期匯總企業用工需求,及時推送給未脫貧的貧困縣。
二是鼓勵優先招用。鼓勵防疫物資、生產生活必需品生產的企業以及上下游配套產業等重點企業優先招用符合條件的貧困勞動力,同時對招用貧困勞動力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提高補貼標準。
三是促進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推動疫情較輕地區的企業、就業扶貧車間等經營主體和鄉村農田水利等項目盡早復工復產,優先招用符合條件的貧困勞動力。
四是有針對性地做好貧困勞動力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人社部將“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所在地區以及掛牌督戰的52個貧困縣作為工作重點,制定專門工作方案,及時為貧困勞動力提供“點對點”返崗復工服務。有些地方比如福建福州已經開通了扶貧返崗免費高鐵專列,目前已經接送甘肅定西市2700余名貧困勞動力赴福州就業。云南加大對貧困縣的支持力度,采取多種措施,幫助貧困勞動力外出就業,目前已經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30多萬人,完成了今年目標任務的80%。
尚建華表示,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途徑。下一步,人社部將繼續采取傾斜政策,通過組織定向投放崗位,提升職業技能培訓,加大有組織勞務輸出力度,適當擴大鄉村公益性崗位規模等措施,創造有利于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的良好環境,讓貧困勞動力能夠如期脫貧,也防止因疫情失業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