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繼承債務?日媒:日本人放棄繼承遺產現象增多
參考消息網1月1日報道日媒稱,不繼承亡故親屬的遺產即“放棄繼承”的日本人在增多。日本2018年放棄繼承案件約為21萬件,比10年前增加50%。主要原因是地方上地價低廉,人們不打算住在老家因而不想繼承,還有就是因關系疏遠拒絕繼承親屬遺產。下一代人不繼承上一代人財產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據日本《朝日新聞》2019年12月31日報道,根據司法統計和人口動態統計數據,日本2018年死亡人口為136.2萬人。推算起來,平均每1000人中有154起放棄繼承的情況。2008年死亡人口為114.2萬人,放棄繼承案件為14.5萬人,平均每1000人里有127起。死亡人數在增加,而放棄繼承的案件數更是激增。
報道稱,繼承財產之際,不僅要繼承房地產和存款,也要繼承債務等負資產。有些人的父輩由于泡沫經濟破滅而事業失敗并欠下了債,一種很突出的情況是,繼承人因不愿繼承債務而放棄繼承父輩遺產。他們可以在得知被繼承人死亡后3個月內,向家庭法院提交申請,履行手續。
在所有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情況下,可以讓司法代筆人成為繼承財產管理人,通過拍賣等形式處理財產。不過,日本司法代筆人會聯合會副會長小澤吉德說,“考慮到費用問題,有些人不會申請選擇管理人”。
放棄繼承財產后,繼承人也需要管理空置房屋等,但這一責任歸屬容易模糊。地方政府也對人們放棄繼承問題感到苦惱。
土地綜合研究所研究理事齋藤哲郎指出,“如果人口減少導致人口流失,土地價格持續下降,放棄繼承的情況在今后還會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