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3月15日電 (徐珊珊)“今天,我們接管病區的患者全部轉院或出院了!”15日,電話那頭,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士長陶連珊的聲音異常雀躍,“春天來了,櫻花盛開,勝利就在前方。”
大年初一,陶連珊隨江蘇支援湖北第一批隊伍出征,為了方便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借了把剪刀剪掉了長發。
在前期的抗“疫”任務完成基礎上,從2月28日起,陶連珊所在的江蘇醫療隊一隊全面接管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27病區。
“當時病房里有52個病人,其中一個病危,四個病重。”陶連珊介紹,接管初期,醫療隊就對接管后的工作進行了梳理,將醫生、護士分別分為三組,保證無論是醫療還是護理都能做到病人相對固定,保證對病人的病情足夠了解。
“這51天收獲了很多,不僅是感控方面的知識和一些護理技能,更多的是感動和溫暖。”陶連珊說,每當看到病人出院,她和隊員們都非常開心,“病人一天天減少,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功。”
圖為朱云鴻。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供圖“戰場”在變,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初心不變。從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再到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朱云鴻一直在抗“疫”一線忙碌著。
“換個‘戰場’,繼續戰斗!”3月7日,首戰告捷,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恢復正常醫療服務。包括朱云鴻在內的江蘇省中醫系統援湖北醫療隊27名醫護人員也從江夏區中醫醫院轉戰至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
朱云鴻表示,自己清楚記得大年初二剛到江夏區中醫醫院時的場景。人手不足、物資匱乏,所有醫護人員滿負荷運轉,穿著厚厚的防護服8小時不吃不喝,最關鍵的是沒有合規的感控通道,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極高。
“江夏中醫醫院260張床位,高峰時在院277人,共治療病人620人,最終‘清零’,這數字變化的背后匯聚的是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朱云鴻哽咽著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