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后,電子生產企業狠抓兩件事:招人、備物料。
然而,電子生產企業發現物料的配套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尤其是電子料異常困難,電子料緊缺的不是芯片,而是MLCC(積層陶瓷電容器)、國產晶振、其他被動元件。
半導體產業最怕市場大起大落,晶圓廠的擴建一般需要兩年,需要資金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金,取決晶圓廠的規模和制程。由于摩爾定律的存在,晶圓廠的工藝制程進展很快,如果產能得不到充分利用,設備的折舊和淘汰造成的損失將很嚴重,這就導致晶圓廠擴產很小心,不會對短期的市場波動去擴建產能,一定是基于對未來需求的持續增長才去擴產。
短期的半導體市場需求緊張只能通過交期去解決,所以會發現產能越緊張,交期越長。國外芯片企業的市場預測做的比較好,能把控自己產品的迭代升級節奏,生產計劃的安排比較科學和規范,他們相應的大客戶也更有計劃性和規范性,萬一出現短缺和庫存,會用二線或者三線客戶來解決這些問題。
國產芯片企業只能通過三道防線來解決問題:需求計劃、安全庫存和供應鏈執行。國內芯片企業在需求計劃方面是做的很不好的,面對國內市場,也沒有辦法做好,給的Forecast是不準的,很多訂單交期只有一周,面對生產周期3-6個月的芯片來說,沒有安全庫存就沒法做生意。所以,對國內芯片企業來說,生意做的越大,風險也越大,吃過虧的企業很多。現在競爭激烈,芯片供應商大把,誰敢缺貨?缺貨就進黑名單,所以國產芯片企業一般會有一個月的安全庫存,來應對各種情況的發生。
疫情下,被動元件這些電子物料就遇到問題了,有些電子物料就沒有安全庫存,更不要說一個月安全庫存備貨。被動元件工藝流程短,一般生產周期就一兩周,隨時可以加班加點趕產能,設備也不是24小時開機運行,還是有彈性空間的。但現在,有些地方還沒開工,有些工廠復工復產有困難,要么缺人,要么缺原材料。
目前是有“芯”無力,生產線開動不起來。電子生產企業的采購和供應鏈已經進入高度緊張階段,全力去解決被動元件電子物料交貨。何時可以緩解?從下面的分析可以得到答案。
MLCC(積層陶瓷電容器)緊缺
全球最大MLCC供應商是村田,市占率超過30%,產品走高端,是蘋果的最大供應商。其次是三星電機(SEM),市占率約20%,主要供貨三星電子。國內市場的MLCC主要供應商是國巨、華新科、風華高科、火炬電子、宇陽、三環、禾伸堂。國巨和華新科卻占了國內市場的60%以上,國巨還是全球最大的電阻供應商,因此國巨主導了國內MLCC和電阻的供貨和價格。由于交貨緊張,國巨上調電容和電阻價格30%,其他國內供應商也會緊跟。
何時可以緩解?如果真要緩解供貨,用不了兩個月時間就可以解決。全員的復工復產在一個月內能得到解決,整個電子產業鏈的運轉也有一個慢慢恢復到正常的過程,MLCC的供應一定能匹配到整個電子產業鏈的需求。但要緩解價格,預估需要一年,因為前期的損失,需要通過漲價掙回來,加之去年底國巨已經在醞釀漲價,借個時機罷了。這就是有市場主導權的霸氣。
國產晶振緊缺
湖北是國產晶振重鎮,其產能約占國產晶振的40%。其中上市企業湖北泰晶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738.SH)是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晶振企業,2017年石英晶體諧振器產量達到22.51億只,全國第一。2018年,泰晶科技營業收入取得了30%以上的增長。但據泰晶科技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2435.87萬元到2885.87萬元,同比減少67.00%到79.37%。再加上今年湖北是疫情重災區,復工難度大,生產影響嚴重,對2020年的泰晶科技來講真是雪上加霜。
湖北除了泰晶科技,湖北東光電子也是主力的國產晶振供應商,其前身為1969年國家四機部投資興建的半導體三線軍工企業-國營第875廠(國營東光電器廠),2008年底公司實現整體搬遷,現位于湖北荊門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10年公司改制為民營企業。此外,湖北國產晶振生產企業還有武漢恒達高科電子和武漢海創電子。
浙江東晶電子、南京華聯興電子、河北唐山晶源電子也是市場上國產晶振的主要供應商。國產晶振的生產周期一般是兩周,生產供應周期短,平時備貨庫存很少。因為疫情,復工推遲,原材料不到位,物流時間拉長,對恢復國產晶振生產供應帶來很大挑戰。
其他被動元件緊缺
被動元件(passive component)又稱為無源器件,最常見的被動元器件如有電阻、電容、電感、陶振、晶振、變壓器等元件。簡單地講就是需能(電)源的器件叫有源器件,無需能(電)源的器件就是無源器件。有源器件一般用來信號放大、變換等,無源器件用來進行信號傳輸,或者通過方向性進行“信號放大”。
被動元件是臺灣電子行業對一類電子元器件的叫法,區別于主動元件。在中國大陸則稱為無源器件和有源器件。目前國內市場上也沿用被動元件(電容,電阻,電感),以及主動元件(集成電路)的叫法。從電路性質上看,被動電子元件有兩個基本特點:
(1) 自身不消耗電能,或把電能轉變為不同形式的其他能量。
(2) 只需輸入信號,不需要外加電源就能正常工作。
復工后,電子生產企業采購發現,越是生產交期越短的被動元件越緊缺,一旦產能恢復,緊缺的問題也很容易解決。當前疫情下,何時可以緩解,依舊取決于生產員工到位、原材料交付、物流順暢。
缺什么都不能缺信心,只要信心不缺,其他的緊缺都是暫時的。實踐證明,信心比黃金更珍貴。宏觀形勢越嚴峻,越要增強信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復工復產,真正做到防控復工兩不誤,發展生產,發展經濟,迎接未來。
事不避難,知難不難。任何時候,困難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勝困難、迎接挑戰的信心和勇氣。加油!只要克服眼前的困難,終將迎來屬于我們期盼的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