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4日電 綜合美國《世界日報》、美國中文網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移民局(USCIS)在2月24日開始執行公共負擔新規,即“公共負擔不得入境最終規則”。
在新規則下,持有合法身份證件的移民,經常使用醫療補助“白卡”(Medicaid),糧食券(SNAP)或住房補助等公共福利,在一定條件下被判別為公共福利依賴對象,就有可能被列為公共負擔,被列為公共負擔的對象將被禁止獲得永久居留權即綠卡。同時移民局(USCIS)將根據法律的要求,調查非公民的年齡,健康,收入,教育和技能等因素,以確定這些非公民是否可能在任何時候成為公共負擔。新標準也為移民官審核綠卡申請提供應考慮的正面和負面因素,負面因素包括當事人失業、沒有念完高中,或英文不好等。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新法規一出就在全國各地引發官司,一些地區法官也下達了全國禁制令。政府提出反對,而大法官戈薩奇在1個月的裁決中表示,全國禁制令已經失控。
他說,動不動就發布全面禁制令根本不可行,對兩造、政府、法庭,以及所有受到這些互相抵觸裁決影響的人制造混亂。
但是,大法官薩多馬友反對這種說法,并批評保守派大法官迎合缺乏耐心的政府,阻止正常的法庭程序進行。
有批評者認為,新規針對來自非英語為母語的低收入移民群體,將為這個群體制造更多負擔。紐約州,佛蒙特州,康州和紐約市等多地曾就公共負擔新規,對特朗普政府提出起訴。聯邦法官還曾簽發命令,規定公共負擔新規在訴訟期間不可在紐約州,伊利諾伊州等地生效。但美國最高法院已經于1月為特朗普政府執行這項新規則開了綠燈,9名大法官以5比4的票數,駁回紐約的聯邦法官的命令。
批評者還表示,新規會危害移民家庭的健康和安全,包括在美國出生并擁有美國公民權的孩子,也可能對州和地方政府、企業、醫院、糧食銀行造成數百萬美元計的緊急醫療開支和其他費用。
針對公共負擔新規,紐約移民聯盟(NYIC)、華策會(CPC)等機構日前發布解讀信息,強調持有綠卡的移民不要過度恐慌,民眾過去依法享有的糧食券、健保等福利并不會受影響。已持有綠卡的個人及其家屬、家暴受害者、犯罪受害者,也都不受新規影響。若擔心申領福利會對移民身份有影響,應及時咨詢專業人士,小區組織和市府有免費法律援助。
據美國中文網獲悉,紐約移民聯盟建議,如果會受到影響的公共福利使用對象的子女是美國公民,這些對象可以代表自己的子女申請這些公共福利,以減少使用這些公共福利帶來的風險;公共負擔新規沒有追溯性,僅適用于2月24日之后提交的公共福利申請,在此日期前已在移民局(USCIS)提交等待處理的申請,或在規則生效日期前加蓋郵戳寄走的申請,不受公共負擔新規的約束。民眾也可撥打新美國人(New Americans)熱線獲得免費移民法律援助。
華策會(CPC)也公開發文表示,紐約市亞裔中有70%為移民,紐約市總人口中也有40%為移民。公共負擔新規不會改變移民使用公共福利的資格,若民眾已經獲得醫療補助“白卡” (Medicaid)或糧食券(SNAP)等福利,公共負擔新規不會剝奪這些民眾使用公共福利的權力,民眾不需要退出公共福利或避免獲得醫療保險補助來規避公共負擔新規,如果提交移民申請的人的確需要公共負擔范圍內的福利,移民官會查看申請人的收入、年齡和其他要素等,全面評估該申請人將來是否可能需要公共福利。同時華策會建議有疑問的民眾可咨詢市府機構市政311熱線接“ActionNYC”,也可以聯系社區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