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大跌之后,市場已經全面恢復了春節前的興旺環境,但很多做價值股的投資者卻有些高興不起來,因為眼下概念股橫飛,而很多低估標的卻還爬在地上,有些連3號下跌形成的缺口都沒補上。賺指數不賺錢,以前一般是形容藍籌股上漲而小票不漲,這一次卻反了過來。
價值投資最難的地方,不是千股跌停時守住自己的股票,而是別人都漲只有你不漲的時候,是否懷疑自己。就像跑馬拉松,最后5公里對所有人都是艱難的,但放棄的很少,哪怕是走也要對得起自己前37公里的努力。但第10公里開始的路程,看著周邊已經熱完身的跑友紛紛加快速度,從自己身后不斷超越的時候,新手很容易就被別人帶了節奏,有些把配速600的提到了530,后面大概率是會跑崩的。
不分板塊,專注個股,只看估值不看股價,這才是價值投資的本份。失去的是短期位置,但要明白你不是來跑5公里健康跑的,你的終點是42公里195米。目標決定心態,真價投能拿住好股的原因,就是有更高遠的追求。如果你的投資目標是十年十倍,那就不要為憑運氣搏來的這點收益改變自己的體系,得不償失。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說過,投資“寧讓一子,不讓一先”,而改變自己的投資體系,讓自己習慣的策略發生根本性動搖,這是極其危險的一件事情,比“讓先”的危害更大。習慣是比賺錢更重要的事,好運氣賺小錢,好習慣才能賺大錢。
何況,對一些大資金的投資者來說,明明知道是在玩擊鼓傳花的游戲,你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投進去嗎?押上百分之二十的倉位,即便運氣好全身而退,對總倉位來說收益也不具備很大的意義。
但賺慣快錢的人,想繼續如守寡般守股,那就像開了葷的小和尚再去每天啃白菜豆腐,難啊。在雪球上,我們也見識過某著名的價值投資大V改弦易轍的故事,大家應該記憶猶新吧。投資如修行,破了戒,就只能去練嫁衣神功了。
博傻游戲,能笑到最后的永遠只是極少數人,行情越大賠錢的越多,這一次也不會例外。現在是科技股的熱潮,那么在買入之前,應該先看看東方通信、方大炭素、天齊鋰業、吉艾科技這些曾經著名的科技股、新能源股,看看它們都經歷了什么,現在又在何等境地。
目前的科技股,絕大部分不是靠業績來提升股價的,都是被估值所推動,很多PE已經超過了100甚至還有更高的。股票只在極少的時候,又賺業績又賺估值,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有一個就不錯。不管賺業績的錢還是賺估值的錢都是錢,不同的是賺業績的錢又安全又確定;而賺估值的錢,雖然濃烈但總是短暫。大部分人虧錢,都是因為想把估值的錢賺到底。
市場現在的熱點確實不在白馬股上,一方面是有些白馬股去年被推到了高位,需要時間來消化,另一方面也是熱錢集中在所謂的科技股上,即便被低估的大白馬也一樣沒有追上指數的回歸步伐。
熱錢流動很正常,但只要價值在,錢早晚會回來。真正的全馬,是從最后5公里開始的,真正的價投,是在暴漲暴跌中體現的。在資本市場上只要活得久,總有幾輪大行情會屬于你,何必著急呢?靜看花開花謝吧
作者:朱酒鏈接:xueqiu/6056806984/141885284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