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斯拉推動磷酸鐵鋰,比亞迪卻受益? 來源:雪球綜合
近期傳出特斯拉與寧德時代深入洽談,推動磷酸鐵鋰進程。在2018年,特斯拉馬斯克表示實現電池“無鈷”化,特斯拉國產化之后,無論是上海工廠建立投產,還是特斯拉Model 3交付,都實現“特斯拉速度”,客觀反映出,特斯拉欲在2020年的中國實現產品全面布局。
我國的新能源市場像一塊沒有完全開發的蛋糕,但銷量證明,新能源市場“可遠觀不可褻玩”,眾多車企尋求破局點,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之爭,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之爭,在滿足市場需求的續航焦慮、電池壽命、質量問題之后,價格成為車企競爭的利器。
中國新能源市場還是以大眾消費者為主,客觀接受10-20萬的產品,特斯拉如果想全面布局產品,就需要在市場占有率和產品普及上下功夫,綜合之下定價29.89萬的Model 3,在未來同樣面臨不可預測因素,降低成本提升價格活動區間,將有利于特斯拉在提高企業利潤和獲得市場占有率,充滿競爭力。
特斯拉的連鎖反應
特斯拉的“無鈷化”傳出,股市關于鈷板塊的股票大跌,特斯拉股票一度突破900美元。為什么特斯拉一家車企,就有如此影響力?在華爾街,特斯拉股票成為多頭和空頭玩家博弈的戰場,尤其是特斯拉帶動的整車電動車行業,每一次大漲或者大跌,都引起全球新能源相關行業的起伏。
中國市場也是如此,消息一出,以湘潭電化為主的磷酸鐵鋰相關股票實現多日漲停,并且有趣的是,相關行業只要和特斯拉相關,會隨著特斯拉股票動向的“喜怒哀樂”所動,而與特斯拉無關的新能源股票,卻不為之所動,在板塊中呈現出兩極分化態勢。
特斯拉的動向客觀影響中國新能源市場發展,無論是資本積累還是產業發展,總體向上發展,以自身牽動了整體產業鏈,就像一個市場導向般的存在,牽引著整體走勢。
拉動市場,比亞迪受益
新能源市場發展初期,強調的是電池的密度,當然含鈷的電池密度要高于磷酸鐵鋰的密度,相較之下,三元鋰電池密度也高于磷酸鐵鋰電池,為什么不采用?這并不是特斯拉的個性,眾多車企都在節約成本上下功夫。
比亞迪與特斯拉是兩個不同的企業,但隨著特斯拉股價飆升的同時,比亞迪的股票也迎來了飛速增長,不得不說,特斯拉推動磷酸鐵鋰發展的同時,為比亞迪增加了“造勢”的機會。
比亞迪在2019年年尾時,公布了超級磷酸鐵鋰電池又叫刀片電池的技術,王傳福表示在今年三月將刀片電池運用到比亞迪漢上,預計續航里程將超過600KM。恰逢其時,在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之后,特斯拉的“無鈷”消息起到推動作用,使行業導向轉向磷酸鐵鋰,比亞迪作為行業創新的翹楚,股票在最近資本積累上有了顯著提升,花旗也表示將上調比亞迪評級。
比亞迪與特斯拉的共性在于降低成本,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能量密度比傳統鐵鋰電池提升50%,并且有效下降20%-30%的成本,可與三元鋰電池相較,特斯拉在深化動力升級上降低成本,兩者都是以產品升級為目的,提升市場競爭力。
新能源市場競爭加強
新能源市場銷量受阻,從合資品牌發力新能源產業,自主品牌產品技術升級上,對新能源市場預期并沒有變化,反而愈加強烈。
從去年開始的動力電池白名單取消和補貼退坡之后,市場銷量腰斬,但是從車企動向來看,解決了里程、電池壽命、質量等諸多因素之后,新能市場處于向上發展,畢竟補貼、基礎設施建設僅是輔助發展,主力還在推動新能源前進。
?從吉利的“藍色計劃”到大眾電池工廠建立、特斯拉國產化,車企的種種表現意圖在2020年構成市場導向,從產品層面影響消費者選擇。現今新能源車企脫離傳統工業束縛,拼的就是核心技術和市場影響力,所以降低成本對提升企業利潤、擴大市場競爭力是有效行為,更重要是將新能源產品定價和傳統汽車相當,刺激消費促進新能源發展趨勢,使市場前景變得廣闊。
自主品牌脫離溫室環境后,即使特斯拉的強勢國產化,自主品牌的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在產品質量和價格上還是充滿了競爭力,對特斯拉來說,降低成本一方面是在產品普及消費人群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是要促進特斯拉國產化,擁有站穩腳跟的市場率和未來中國市場的廣闊前景。可以看到的是,新能源市場將變得更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