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2月22日電(記者 潘沁文 見習記者 周悅磊)蟄伏一冬,浙江多地“世界超市”于近期紛紛破冰復業,門庭緊閉舊貌不再,客、商俱涌繁華漸顯。
22日,溫州全球商品貿易港復市第5天,雖暫時只開通一個每小時限流100人入場的進出口,還須過“測體溫、查健康碼、登記身份證”三重關,卻難阻入市者購物熱情。
這座被稱為溫州人家門口的“世界超市”,經營著生鮮、紅酒、日化洗護等3萬多種全球商品。而據該貿易港品牌經理尹德森這幾日觀察,復市以來,日化用品、奶粉、肉制品這三類商品賣得最俏。
市民在溫州全球商品貿易港內選購進口奶粉 尹德森 攝“家中奶粉告急,一聽說商貿港開門,我拿著早準備好的購物單就來了。”在入駐商戶牛爸爸孕嬰堂內,溫州市民林女士戴著口罩正在選購進口奶粉。
“奶粉和輔食現在賣得最好,貨源也比較充足。”該店負責人薛天凡說,自復業以來,除了到店購物者與日俱增,店內每天還要發出二三十個快遞,將產品郵寄給微信客戶。
溫州近段時間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但該貿易港內一些商家卻表示“生意照常,并無大礙”,甚至還出現了營業額不降反增的情況。
入駐商戶比利司進口商品超市便是其一。非常時期,該超市負責人虞品安還特意從國外進購了一次性醫用口罩、消毒液等貨品,價格較平日不漲反降。
溫州全球商品貿易港內一景 尹德森 攝“超市平時每天線上營業額有一兩萬元,但現在除了客戶到店購物,每天還要開出三四千張快遞單,三家快遞同時上門取件,超市每日營業額早已超過20萬元。”虞品安稱,市民“宅”家,購物需求不減,是其生意火爆原因之一。
而在食茻分進口優品店內,火腿、牛排、鱈魚片鱗次櫛比,引人注目。該店負責人楊偉說:“疫情對肉類消費影響不大,如今店鋪針對溫州本地市民,還推出‘跑腿’服務,線上下單,當日送達。”
據楊偉觀察,非常時期,入市購物者大都“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到店市民不同于往日商場閑逛,購物目的性很強,基本都是一次性采購齊全。”
于近期復工開業的還有浙江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值得一提的是,該商品城開門迎客同時,還采取了“無接觸式”購物方式,保障商家、顧客健康安全。
“目前紅酒和火腿等商品主要還是通過線上渠道發貨,但是到店購物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入駐商家西施佳雅酒莊于18日開門營業,該店負責人張勇說,商品城內大部分店鋪已經開業,市民戴著口罩陸續前來購物,采購商品以洗漱用品、零食小吃為主。
而在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二區也已于18日上午開業復工,截至21日,已有近8萬名經營戶及采購商完成申報。
該地在為商戶免去延期開業期間的商位租金、為進口企業融資輸血同時,還保障市場開市所需的餐飲住宿、外貿物流等配套產業鏈服務。
于18日同日復業的,還有位于浙江紹興的中國輕紡城市場。
浙江作出決定優先支持這41家市場復市 圖源浙江省市場監管局 攝而為盡快恢復經營,其實早在2月10日,網上輕紡城就已實現線上復業。該平臺7×24小時為中國輕紡城的企業及全球紡織企業用戶提供貿易對接等服務,并籌劃、運營了“眾志成城、共抗疫情”應急物資采購專題頻道。
2月20日,浙江印發《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統籌推進商品市場安全開業運行與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指導意見》,在確保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浙江優先支持41家年成交額百億元以上的市場復市。
客流日熙攘,商賈銜貨忙。春光所至,浙江大地正恢復繁榮生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