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持續暴跌四年后 維密母公司觸底了嗎?
曾經風光無限的維密如今已是公認的業績拖油瓶。周四,母公司L Brands Inc (NYSE:LB)終于決定“斷臂求生”,向私募股權公司Sycamore Partners出售維密55%股權的交易塵埃落定——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這是否也意味著,L Brands長達逾四年、抹去股票75%價值的跌勢終于要告一段落了?
維密“謝幕”,Bath Body Works將扛起大梁
最大的一個變化是,L Brands將能夠專注于旗下的另一個品牌Bath Body Works(以下簡稱BBW)。BBW主營沐浴和身體護理產品,主打健康、天然,走的是平價路線。截至去年年底,BBW在北美共擁有1741家門店;相比之下維密門店是1094家。
L Brands的股價之所以沒有跌得更慘,全靠這條衛浴產品線在撐著。
根據L Brands的預期,其四季度可比同店銷售預計會出現2%的下滑,其中維密料下跌10%,而BBW預計增長10%。從2016年L Brands股價開始走下坡路算起,BBW的同店銷售額一直維持增長,2018年開始更是有增長加速的態勢,與維密的表現在著天壤之別。
機構伯恩斯坦對BBW的企業價值估計是114億美元(周四宣布的這筆交易對維密的估值只有11億美元,L Brands當前的市值是64.8億美元);美銀美林稱BBW是“零售業最佳的增長案例之一”。
從銷售額增速來看,BBW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9.562億美元增長10.8%至10.6億美元;2019年前三個季度以及2018年的銷售增速分別為11.8%和11.6%。而且,比起維密的虧損,BBW貢獻L Brands運營利潤的80%,營業利潤保持在20%之上。
富國銀行指出,鑒于L Brands的股價似乎并未適當地反應BBW的出色表現,出售維密之后有望釋放出巨大的價值。
債務負擔減輕,L Brands劍指30美元?
賣掉維密還有一個直接的作用是幫助緩解L Brands的債務負擔。根據分析師的估計,這項交易所得加上L Brands的剩余現金,可以使債務減少約10億美元左右。目前L Brands的凈債務大約是40億美元左右 。
此外,L Brands也將得以從維密25億美元的租賃負債中釋放出來,也無須承擔維密轉型帶來的大部分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L Brands并未完全拋售維密這個品牌,還是保留了45%的少數股權。這么做的好處是,如果私募股權公司Sycamore Partners能夠大刀闊斧對維密進行改造,維密還是有復興的希望的。
根據彭博情報的數據,即便陷入了困境,維密仍然是美國最大的內衣零售商。而此前L Brands雖然調整了產品組合,但并未像許多競爭對手一樣進行大規模的改革。
彭博分析師安德里亞·費爾斯特(Andrea Felsted)指出,假設這筆交易產生的價值是10億美元左右 ,按照伯恩斯坦對BBW價值的預估(114億美元)計算,那么在減去凈債務之后,其股本價值將為80億美元,而截至周三L Brands的市值是68億美元。
周四,美銀美林重申了對L Brands的“買入”評級,并給出30美元的目標價。目前,在追蹤該股的28名分析師中,有8個給予了“買入”或“增持”評級,18個“持有”評級,2個“賣出”或“減持”評級。
當然,對于希望押注L Brands股價反彈的投資來說,也要清楚認識到其未來所面臨的風險,比如債務,又比如BBW的增長空間。隨著比較基數的變大,BBW將更難實現和以往一樣強勁的增長;而且BBW與百貨商場聯系緊密,也容易受到商場客流量結構性下滑的影響。
責任編輯: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