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除了房子,2020年哪些行業可以獲得較大收益? 來源:小白讀財經
一、物價數據
2020年首份物價數據出來了!2020年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5.4%。
單看數據,有點「小高」,但我們面臨特殊情況,可以理解。
為此,我們要把「物價」數據拆細了看,才能理清問題。
A、食品價格上漲20.60%,影響CPI上漲約4.10%。
B、非食品價格上漲1.60%,影響CPI上漲約1.29%。
食品價格是這一輪物價變動的核心。具體到食品細類:
1、鮮果價格下降5.0%,連續四個月下降
2、雞蛋價格上漲2.8%,漲幅回落4.5個百分點
3、牛肉、羊肉、雞肉和鴨肉價格漲幅在10.4%—20.2%之間,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4、豬肉價格上漲116.0%
5、鮮菜價格上漲17.1%
……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僅擴大0.1個百分點。
所以,物價雖受影響,但本質是「虛漲」,等我們生產經營恢復正常,上漲趨勢可以控制。
不過,農業生產周期遠長于工業,蔬菜水果生長需要陽光雨露,動物長肉也要時間,短期影響稍大。
大林所在的縣區,部分家禽價格比平日價格低了不少,主因是周邊地區交通運輸不暢,且部分肉類收購商和加工企業延遲開工,養殖戶只能自己用車將家禽拉到路邊銷售。當然,我們的價格低了,其他地區因為沒有養殖家禽,價格可能上漲。結果就是農村養殖戶蒙受損失,城市消費者也覺得肉價漲了。
澎湃新聞消息:
此前的2月10日,莒南縣市場監管局、縣發改局、縣畜牧中心聯合召開全縣屠宰企業保供穩價約談會,對全縣10家屠宰企業進行約談,要求畜禽屠宰企業不得壓級壓價、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保障活禽市場供給充足、價格穩定,確保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上述會議傳達了《關于定點屠宰企業不得壓級壓價、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提醒告誡書》,講解了發改部門執行價格干預措施,進廠進價成本監測的法定職責及不配合成本監測的法定后果。
有不少經濟學家認為,2020年國內CPI總體呈現前高后低的格局。
二、生產數據
除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價數據(CPI),我們還要多看一眼工業數據,生產價格指數(PPI)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指標,它是反映企業生產成本變化的一種指數。
2020年1月,PPI上漲0.1%。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0.4%,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3%。
在《2020年1月下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表格中,顯示了具體的價格漲跌情況。(國家統計局數據采集時間為1月21日至23日)
我們可以看到,九大類重要生產資料價格穩定,工業生產的底子沒有大的變動,關鍵就在于年后的復工生產了。
實際上,有一個大的趨勢被我們普羅大眾忽略了,我們的工業化已經進入后半程了。
1999年三大產業構成,農業16.10%、制造業45.40%、服務業38.60%。
2018年三大產業構成,農業7.00%、制造業39.70%、服務業53.30%。
經濟更發達的美國,2018年美國農業占GDP比重為0.80%,工業為18.60%,服務業為80.60%。
其實,沒有行業愿意自己的經濟占比下降,但經濟不斷發展,產業自然要升級。
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
1、利潤總額6.19萬億,比上年下降3.3%
2、每100元營業收入,成本為84.08元,比上年增加0.18元
有些行業下滑比較多!
2019年,鋼鐵、化工、汽車、石油加工行業利潤比上年分別下降37.6%、25.6%、15.9%和42.5%,合計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上年下降7.4%。
多數分析師都對這些行業表示擔憂!
當然,在2020年買車的朋友會比較劃算,因為車企壓力山大,自己容易拿到優惠。
有了統計局的數據打底,我們就能理解疫情對企業的影響了。
春節期間:
1、電影票房不到3000萬,去年同期高達80億
2、只有30%的餐飲企業正常經營,而這些正常開張的企業中,有96%的收入降幅在50%以上
3、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旅客較去年同期下降36.90%
……
前面已經談到,規模以上工業每100元營業收入,成本為84.08元。大家可以算一算,延遲10天、20天,乃至30天開工的成本。
至于那些不成規模的中小企業,日子就更加艱難了!
清華和北大聯合調研995家中小企業,結果顯示29.58%的企業估計疫情會導致2020年全年營收下降超過50%。
大林不敢茍同如此悲觀的「調研數據」,但中小企業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也是事實。蝴蝶輕輕地煽動翅膀都會影響雨林的氣候,何況此次疫情。
2020年,有什么行業會較大幅度的收益呢?
大林認為,總體的趨勢是分化,好的行業容易變得更好,我們會加速向第三產業轉移,其中教育和醫療將逐步獲得核心地位,2019年利潤增速較快的行業會繼續向好,如建材、醫藥制造、食品制造等行業利潤增速在5%—10%之間,線上和非實體經濟都會快速擴張。
近期財政部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58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2900億元。加上此前提前下達的專項債務1萬億元,共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8480億元。
作為基建原材料之一的水泥,其價格走勢有代表性。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從2016年5月開始,水泥價格呈現波浪式緩慢上漲。
基建是一個與「政策」相關的行業。考慮到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我們是否會有新的一個波浪,有點難以估計,因為2019年的借貸已經不少了。
數據顯示,在2019年全年我國中央政府債務與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約為37.7萬億元,比2018年增加了4萬多億元。
對此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蹤水泥和鋼材的價格和政策變動。
三、房子
當然,小白粉絲比較關心房子的問題。
根據2003年的經驗,因為社會活動受影響,房地產運行節奏整體會放緩。按照現在形勢,購房人想看房也不大可能,很多項目也難以全力施工,所以未來一段時間,施工、銷售面積、投資額增速均會一定幅度下滑。
對于新房,有些現金流緊張的公司可能會有新一輪打折促銷活動。
2019年主要房地產企業負債率:
1、融創中國:90.80%
2、綠地控股:88.30%
3、萬科地產:85.30%
4、碧桂園:89.30%
5、中國恒大:83.60%
前面,大林已經談到了產業將逐步升級至服務業,行業的利潤差距已經顯現,具體到城市就是GDP增速跟隨著產業出現分化。
2019年廣東主要城市GDP名義增長率:
1、深圳11.17%
2、廣州3.37%
3、佛山8.20%
4、東莞14.54%
……
2008年-2018年,農業產值增加97.64%,制造業增加144.07%,服務業增加243.24%。
一個城市,金融和高科技占比越高,經濟的增長潛力越大。其他各個省份的城市都有類似的分化動作。
制造業為主的城市和高端服務業為主的城市有本質的不同。
騰訊2019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其員工總數已增加至60860人,三個月的時間就增加了4490人,增幅為7.97%。在深圳,其他企業新增員工的速度也不慢。大林小計一下,按照基本的辦公和居住標準,每新增一個騰訊員工(深圳),則需要新增18.42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外加28平方米的居住面積,深圳市需要準備46.42平方的樓面面積才行。
道理并不復雜,想想這段時間在家「辦公、娛樂、消費……」涉及到哪些企業,我們就大概可以判斷哪座城市更有潛力了!
疫情或許只是加速了原本的經濟進程。
編輯/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