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個漲停才否認,高管高位忙減持,北特科技特斯拉褪色
來源:富凱財經
因蹭上特斯拉概念,北特科技連續拉出四個漲停,隨后公司發布澄清稱其和特斯拉無直接供貨關系。湊巧的是,公司近日連遭包括董事長在內的多位董監高減持,不得不讓人懷疑其推高股價是為了高位減持。
蹭熱點連續4漲停
在連續4個漲停后,北特科技19日晚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近期股票漲幅較大,公司關注到媒體有報道公司為特斯拉供應商的報道,受國內新能源車增長迅猛影響,公司在新能源車零部件上銷售增長較大,但公司和特斯拉無直接供貨關系,若后續產生直接供貨關系并達到相關信息披露標準,公司會及時披露相關信息。
澄清發出后,20日公司股票開盤跌停,此后打開跌停板,當天放出巨量,收盤小幅上漲0.64%。
搭上“特斯拉”概念的北特科技,從2月14日至19日收出四個漲停,走勢極其強勁。公司是如何和特斯拉搭上關系了呢?去年12月初,曾有網友在互動平臺提問:“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在即,市場傳聞北特科技成為特斯拉的供貨商,是否有此事?”
對此,北特科技回答稱,“是的,我們和特斯拉有業務合作,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主要生產model 3和model Y,model 3和model Y的減震器訂單由北京萬都獨家供應,而北京萬都供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的減震器訂單中的活塞桿由我們獨家供應。”
然而,不久后,北特科技刪除該回答。面對投資者追問,公司稱相關問題回復的變更,是因涉相關客戶的商業信息,客戶與公司協商后的結果。此后相關問題的回應則全部以涉及客戶的商業信息為由不再作答。
如今,北特科技又發布了澄清公告,顯然其有蹭熱點之嫌疑。從龍虎榜數據來看,炒作該股的資金為游資。如18日的龍虎榜顯示,買入和賣出前五位均是游資。買入金額前5名買入總計7024.9萬元,其中買入首位的是東方財富山南香曲東路證券營業部,買入金額2410.2萬元。
資料顯示,北特科技2014年7月18日登陸上海主板。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轉向器零部件與減震器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多位高管借機減持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股價的連續上漲,公司多位董監高卻借機跑路。今年1月15日,公司披露股東和董監高減持計劃,其中股東謝云臣擬減持不超過1077萬股;董秘徐鴻飛擬減持不超過12.38萬股;監事曹青擬減持不超過7500股。
公告顯示,原總經理謝云臣于13日至19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157.63萬股,占總股本的0.44%;董秘徐鴻飛于19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12.3萬股,占總股本的0.03%;監事曹青于19日減持75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02%。此次減持計劃的減持數量已過半,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值得一提的是,控股股東兼董事長靳坤更是連續大筆減持:靳坤去年12月5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56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6%;去年12月6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15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4%,去年12月10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03萬股,占總股本的0.29%;今年2月19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201萬股,占總股本的0.56%。
如此密集的減持發生在公司股價飆升的時候,不得不讓市場質疑其近期蹭上特斯拉的熱點意在高位套現。
與董監高密集減持對應的是,北特科技近年來的業績下滑。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2.48億元,同比增長36.7%;實現凈利潤5615.06萬元,同比下降23.26%。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2576.6萬元,同比下降49.5%。從目前來看,公司將連續兩年業績下降。
此外,北特科技還存在控股股東大比例質押的情況。截至20日,公司控股股東靳坤質押1.08億股,累計質押占其持股比例83.93%。靳坤及其一致行動人靳曉堂累計質押1.18億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75.6%。如今,在連續大漲后公司的質押風險也大幅降低。
雖然近期股價連續大漲,但北特科技目前股價也僅相當于三年多前歷史高點的四成。由于業績不佳,最近幾年該股整體走勢疲弱,2017年大跌46%,2018年又大跌44%。
盡管去年A股大漲,但北特科技僅上漲8%,如果不是蹭上特斯拉的熱點,今年該股恐怕也難有太好的表現。然而,熱點炒作來得快去得也快,公司如果不能扭轉業績頹勢,未來前景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