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斬妖刀
2020年2月7日。
武漢李醫生于當天凌晨宣告不治,也在當天,一封署名李醫生妻子付雪潔的求助信在網上傳播,信中稱,她弟弟已經確診,父母發熱隔離,自己懷有5個月身孕,已經發燒,不知道孩子能不能保住。
轉過一天,付雪潔實名認證微博發布信息澄清:本人未發布任何性質的求助信息。網上流傳的求助信為假,并且經媒體證實,付雪潔并未感染新冠肺炎,父母也已痊愈。
這封求助信就同其他已被證偽的謠言一樣丟入垃圾桶了。
然而又過幾天,一個名為@微客鐵汁的微博賬號發信息稱,李醫生妻子的戶籍是他出的,求助信是他所在的一個叫“品蔥”的文宣組編的,“中國人的智商可真低啊”。
“人肉”付雪潔的人是他?“品蔥”是個什么組織?文宣組,去年“反送中”中上躥下跳的“連登”文宣組,跟他們什么有關系?不同于以往一些見不得光的歪門邪道,他們明目張膽地承認造謠,還嘲笑所有中國人的智商,這些人什么來頭?
事情并未就此了結。
17日下午,一個名為@微客鐵汁5 的微博賬號發文稱,自己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研究員陳全姣,要實名舉報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導致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文中還貼出了陳全姣的身份信息和照片。
針對這個說法,武漢病毒所官網發表陳全姣聲明,稱自己從未發布任何舉報信息。江蘇省公安廳安全保衛總隊官微@江蘇網警轉發了這則聲明并辟謠稱,造謠賬號@微客鐵汁此前曾自稱“品蔥文宣組”,微博工作人員“來去之間”也證實其近期登陸IP為境外。
此后,更多@微客鐵汁及“品蔥”的問題被網友扒出。有參與前線抗疫的人員稱自己收到自稱“品蔥”成員的私信,威脅要曝光他的個人信息。有網友發現“品蔥”在其策劃的所謂“零點攻勢”中將福建地方的一起沖突炒作成警民對立事件。還有人發現@微客鐵汁號稱自己手上有6萬個微博賬號,誰敢跟他們作對,可以人肉出對方“全家戶籍”,公然叫囂“看誰還敢愛國”。
文宣組,制造謠言,人肉國家公務人員的身份信息并公開在網絡上,這些手段與去年香港那場風波中“廢青”所使用的如出一轍,其來源都指向“品蔥”。
1
據刀哥了解,“品蔥”是一個探討各類問題的網上中文平臺,其中絕大多數為政治議題,平臺用戶稱為蔥友,網站服務器架設在美國,網站形式與“知乎”很相近,有話題討論與群組。
該平臺在中國內地的角色與香港的連登相似,是“恨國黨”的聚集地。 舊“品蔥”于2018年10月30日被關停,新“品蔥”于2018年11月重新開站。
“品蔥”的網站界面使用簡體字,其用戶以中國大陸為主,也不乏香港、臺灣及海外等地區的用戶。
“品蔥”是怎么形成的?
有知情人士向刀哥透露,早在2015年7月22日,山東文登在校學生侯聚森(網名@侯聚森-側衛36 )在文登師范學校校門口遭到4名外地青年用辣椒噴霧器、甩棍等多種暴力器械圍毆。@侯聚森-側衛36 后發布微博稱,打自己的人來自“納吧”,因為他看到“納吧”上長期有攻擊黨和國家、侮辱紅色歷史的信息而與其產生口角。
一個被稱為“納雜”的群體至此浮出水面。
此事件后,“納雜”分裂出自稱為“精日”的群體,由于日本文化與臺灣文化聯系緊密,“精日”群體與島內一些“臺獨”勢力開始勾連。臺灣“太陽花學運”后,“臺獨”與“港獨”聯系日益緊密,尤其是2014年香港“占中”后,“廢青”粉墨登場,直到去年的“反送中”當中,有組織化的“廢青”網絡聚集地“連登”成為攪亂香港的源頭本部。也正是與“連登”接頭后,原本默默無聞的“品蔥”開始冒頭。
品蔥最早的一批會員是邀請制,主要來自于微博和豆瓣。目前,這里已經成為“精日”、“美分”、反黨、反華、“臺獨”、“港獨”、“疆獨”、“遠邪”、“惡俗”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恨國黨”的新“總壇”,不為陽光所照的地方。
本來,一個類“知乎”網站所能提供的動員力是有限的,但“連登”在“反送中”當中所積累的造謠、動員、攻擊經驗以及背后來路不明的資金,為壯大了滲透內地網絡的膽。
在刀哥所得到的一份文宣組招新書當中,該組織將目標定為顛覆大陸,幫助臺灣“反攻”,香港“獨立”。把整個組分成微博、“無間道”文宣和制作文宣組,在微博、微信、豆瓣上招納“反賊”,一次性購買囤積大量賬號制造、點贊、轉發推高某個話題,在各大新聞號下留言,轉發進討論組。在盜版電影開頭、抖音片尾等植入他們的信息。
他們很注意避開一些明顯攻擊黨和國家的詞語,因此變得更為隱秘和狡猾,比如偽造付雪潔信,還有意加上了“相信黨和政府能打贏這場戰役”這樣的句子。
甚至,他們還專門劃分了針對中小學生和大學生的不同“文宣”。
其最主要目的,就是制造內地輿論場的對立、分化、懷疑與憤怒。
其背后亦有境外資金支持的影子,有知情人士透露,其話題、文章的打賞金額往往數目不小,還會大手筆購買賬號、轉發和點贊。
都9102年了還幻想“反攻大陸”,這樣的不自量力“行動綱領”真讓人笑掉大牙。 但也是在去年的香港風波中,外部勢力與移動互聯網技術手段勾結所造成的破壞力不可小視。輿論場的斗爭波云詭譎,“連登”“品蔥”這樣的所謂“文宣”迷惑性很強,是對包括我們每個人在內的許許多多內地網民警惕性和謠言辨別能力的考驗。
互聯網非法外之地,光警惕與辨別還不夠,對@微客鐵汁這樣的,須得露頭就打。
2
“品蔥”上的人為什么會走上“恨國”“仇華”的不歸路?
在刀哥所得到一份資料中,“品蔥”上討論“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恨這個XX”這個話題,有人留言說,自己是到了國外才知道朝鮮戰爭是“朝鮮先打了韓國”;還有人說,自己看了歷史書發現孔子時代國君做得不好貴族會推翻他,然而秦漢之后中國就走向了“專制”,他們都受到諸如此類“新鮮知識”的啟發,在接觸了境外一些對中國古代史、近代史、黨史、國史的歪曲,如果再在現實中遇到或者在網上看到一些負面的現象和新聞,就此走上“恨國家、恨體制、恨民族”的“恨國黨”之路。
可以發現,這些人大多之前沒有接受過正經的歷史和政治學專業學習(“人教版”高中歷史教科書2007年2月第2版第五單元“烽火連綿的局部戰爭”的第一課“朝鮮戰爭”中寫得清楚:“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朝鮮人民迅速攻占漢城,并向南推進,韓國軍隊節節敗退。”),而歷史又成為影響他們世界觀的重要一環。
有學者告訴刀哥,要分析這些“恨國黨”思想形成的原因,歷史教育是重要一環。
為什么香港通識教育中不重視反殖民史教育如此影響了“去殖民化”的推進,為何“臺獨”勢力一再琢磨著要把臺灣史與中國史分開,因為對中國人來說,歷史也印證了當下的合理性,這在世界上是特殊的,比如你對一個美國人說黑奴史,并不會影響他對美國國家和制度正當性的懷疑,因此西方人眼里的正當性更多是觀念上的。而對中國人來說,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
也因此,我們為何要那么重視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是有一條主軸的,當然能找到許多細節,但這些細節不應該干擾到對主軸的判斷,畢竟,歷史的發展是合力的作用而非偶然。
這一點刀哥很同意,刀哥曾聽一個朋友講說,他爺爺就認為日本兵是“好人”,因為當年日本人到爺爺村子的時候,讓他上山幫忙砍柴,還給了他大洋。他爺爺的片段記憶,不能代替刀哥祖父輩們在抗日戰爭中所受的那些不堪回首的苦難,也不能代替整個民族在那場戰爭中的痛苦記憶,這是歷史的主軸。
而這些“恨國黨”們對主軸一無所知或者不愿接受,學者認為,這就是歷史與語文在教育當中的重要作用,忽視這兩門課教育的后果,在去年的香港風波中已經充分體現了出來,而這樣的教育中“培養”出來的“廢青”們,樹立了偏離的思想,在網絡上相互影響,并付諸現實,借助“后真相時代”移動互聯網的威力。
造成了怎樣的后果,大家都已有所見。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