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比起救蔚來做“中國汽車教父”,李書福也許更該投資3M 來源:雪球綜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距離“廣汽十億美元救蔚來”的傳聞被辟謠剛剛過去一個月,又一波有關“大佬為蔚來送錢”的傳聞新鮮出爐。
3億美金,白衣騎士,蔚來上岸。一切劇情都是那么熟悉。只不過,這一次拯救“公主”的騎士被換成了吉利。
融資迷局第N+1季
如果說2019年的李斌是汽車圈最慘的那個人,那么2020年的李斌可能就是最“拔劍四顧心茫然”的那個。
一面是資金鏈上的四面楚歌,一面是被車圈大佬拿錢瘋狂“示愛”,在媒體的筆下,蔚來的這兩個月過得可以說是水深火熱。
1月15日,有媒體“經內部人士透露”爆出蔚來獲得融資的消息:“蔚來此次融資規模涉及10億美元左右,隨著未來銷量的提升以及成本削減,有望解決蔚來2020年運作所需資金。”而這筆10億美金的巨款出處,正是此前與蔚來合作緊密的廣汽集團。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巨震。不止媒體紛紛跟入消息,甚至遠在大洋彼岸的美股都迅速做出了反應。在盤前交易的五個半小時內,蔚來汽車的股價一路飆升,漲幅高達13.8%。開盤后股價繼續跳升,最高漲幅一度達到了17.15%。最終股價漲幅定格在了14.1%這個數字中。
來自媒體的狂歡、來自官方的緘默以及來自資本市場的“鼓勵”,瞬間讓上個月還身陷破產傳聞的蔚來搖身一變成了“十億美元寶貝”。然而,這條消息隨著當日美股正式終止交易而同步按下了終止鍵。
來自雙方的辟謠讓10億美元的留言不攻自破,盡管廣汽方面依然表示“未來在蔚來身上投入的資金不超過1.5億美元”,也就是大約10億人民幣,但貨幣單位一換,納斯達克交易所似乎也就不再那么買賬,隨后的數十天內,蔚來的股價沖高回落,最低達到了每股3.52美元。
在那場投資風波最終平息的余韻中,一條隨后被爆出的消息隨著廣汽的辟謠沒能引發太多關注。消息稱,廣汽集團此番行為只是“拋磚引玉”,吉利、一汽、長安等金主們還在緊隨其后,排隊拿著投資的號碼牌,競購情形十分火熱。
一個月之后,這條沒能引起太多關注的新聞,又以媒體爆料的形式再次“翻新”,登上了汽車圈頭條。這一次,被投資的依舊是蔚來,而買家則變成了吉利汽車。有消息稱,吉利汽車正在計劃向蔚來輸血3億美金,來挽救蔚來的資金鏈問題。
雖然這一次傳聞投資金額比上次傳聞縮減了三分之二,但依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有人感慨,李書福這是要成為中國的“汽車教父”,也有人說,蔚來終于等到了自己的“白衣騎士”。
“保守型”投資者李書福
如果李書福曾經做過支付寶上的理財風險小測試,那么他的結果很可能介于“保守型”至“穩健型”這兩者之中。
從三十年前幾乎作為門外漢的白手起家,到如今坐擁年銷百萬輛的吉利集團。不可否認的是,親手創造了中國目前自主品牌冠軍的李書福確實配得上在中國汽車行業中的一席座上賓之位,甚至稱之為當今汽車圈內“第一人”也并不過分。
然而,李書福與李斌、馬斯克等人終究不同,他從來不偏向于一個理想主義者。當李斌選擇用一款售價40萬元的車來完成他心中的未來出行愿景時,當年同樣站在創業起點的李書福卻帶著吉利從入門車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如今。
從兩條創業的軌跡來看,李書福與李斌的性格就截然不同,而這樣的特質也賦予了吉利與蔚來截然不同的定位與品牌特質。看似差之毫厘,實際上卻是謬以千里。
縱觀吉利數十年的發展,盡管不乏大刀闊斧的買入,但卻很少青睞國資企業。2009年3月,在中澳兩國政府官員、外交大使的見證下,吉利正式收購了全球第二大汽車變速器公司DSI,至此開啟了“海外購”之旅。
十年時間下來,從沃爾沃到蓮花路特斯,從飛行汽車公司到入股奔馳,可以看出,吉利在海外的買買買之旅一路暢行無阻。盡管也同樣顯現出了對高端品牌的情有獨鐘,但李書福顯然更加喜歡那些技術與品牌已然十分成熟的企業。
大人不華。在浙商李書福的心中,或許從未想過做什么“中國汽車教父”,而是一心想要將吉利汽車送往更高處。而對于吉利來說,收購沃爾沃、入股奔馳這類成熟的高端品牌血液注入是一條品牌向上的捷徑,也是最符合商業邏輯的做法,但插足蔚來不是。
盡管在許多媒體的眼中與筆下,蔚來的確是一塊人人趨之若鶩的“香餑餑”,但它所存在的諸多現實問題也十分明顯。李書福在打開錢袋前,未必不會再做更多考量。
回顧吉利與蔚來的過去,每一步似乎都在顯示著李書福與李斌之間的不同,也從側面證明了吉利汽車似乎并不會是蔚來最理想的那個“白衣騎士”。而對李書福這個保守型的投資者究竟對拯救蔚來有多大的興趣,可能依舊有待考證。
買車企不如買口罩廠?
為什么這一次爆料的集中對象換成了吉利?在疫情攻堅正酣的情況下,多數企業都在靜靜蟄伏,不敢再有太多動作。但依然有一些根基深厚的車企選擇迎難而上,在空白期依舊保持著高調與快節奏的步伐。
吉利就是汽車圈中的這只領頭羊。近兩個月中,不止吉利與戴姆勒的合作繼續按計劃推進,其與沃爾沃正式合并的新聞更是送給了媒體一份大禮。這一舉動也讓所有人充分認識到,吉利沒有休息,反而更加活躍。在這一前提下,此時爆出與蔚來的投資緋聞也就顯得更加有理有據。
而在汽車圈之外的3C領域,也有一家企業保持著這樣的活力。不同的是,小米瞄準的不僅僅是手機領域,創始人雷軍的探金石更是伸向了醫療健康領域。據了解,雷軍近期累計貸款50億元,計劃收購位于湖北仙桃的一家口罩工廠,而仙桃也正是武漢大學畢業的雷軍生長的家鄉。
除了是雷軍的家鄉之外,湖北仙桃還有一個不太為眾人所熟悉的身份,那就是美國醫護公司3M的代工廠所在地。而曾經出席蔚來日的投資人雷軍,也曾被奉為中國智能機的“啟蒙教父”。
如今,貸款50億的雷軍不投手機,更沒有表現出繼續投資蔚來的興趣,而是將眼光放在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供不應求的醫療用具。比起充當“騎士”,這或許才是李書福們更加真實的投資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