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有了C919前車之鑒 CR929客機應優先考慮歐洲發動機
此前有消息說美國正在討論對華禁運LEAP-1C民用航空發動機,以遲滯中國C919客機發展,進而打擊中國民用客機工業。前車之鑒,未雨綢繆,中國CR929客機應該堅決拒絕美國發動機和航空電子系統,將美制系統排除在飛機供應鏈之外。
外界普遍認為美國通過禁運發動機方式打擊中國民用客機工業,幾乎是一種自殘式行動。美國航空發動機工業因為波音737MAX停飛蒙受了較大損失,現在又要對中國禁運可以說雪上加霜。因此此舉也表明美國對華遏制和打壓力度正在升級,已經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相認未來這些做法和措施不會減弱只會加強,也不會政黨輪替而取消,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所以我們應該汲取教訓,在CR929客機發展之中排除美國設備和系統,以防止對方故伎重演。
C919客機的LEAP-1C發動機因為美國技術,現在面臨斷供危險
CR929客機是中國和俄羅斯聯合研制新一代寬體客機,它在三級布置下可以載客280人,航程12000公里。CR929客機瞄準2020年中俄國內市場,兼顧國際市場,采用了一系列先進技術,包括復合材料、綜合航空電子、先進渦扇發動機等等,整體性能達到或者接近波音787客機的水平。而波音787是波音公司利潤率最高的飛機,既然美國已經準備打擊C919客機,肯定也會對CR929客機下手。有鑒于此,我們現在需要重新審視CR929客機發展規劃,將美國技術和系統排除在供應鏈之外,避免重蹈C919客機覆轍。
外界認為美國未來打擊CR929客機可能還是從發動機、航空電子和材料這三個方面著手。其中最關鍵部分就是發動機,CR929客機最大起飛重量250噸左右。這個指標與波音787-9相近,后者最大起飛重量254噸,配備GEnx 或Trent 1000渦扇發動機,起飛推力35噸。因此CR929客機起飛推力應該在35噸左右,中國和俄羅斯都在研制了CR929客機配套發動機,俄羅斯方面推出的是PD35,而中國也提出了AEF3500方案,這兩種發動機起飛推力也是35噸級,以滿足CR929客機需要。
CR929客機與波音787-9相當或者相近
國航787-9客機,787是波音利潤主要來源之一
不過俄羅斯和中國在民用航空發動機領域與美英兩國還是有較大差距,PD35和AEF350難以跟上主機發展步伐,所以CR929客機早期還要用西方發動機。根據海外資料,羅羅公司和通用電氣都提出方案競爭CR929客機發動機。羅羅公司采用遄達7000發動機的衍生型號,這種發動機已經用于A330NEO客機,羅羅公司甚至表示如果中方選擇遄達700發動機,羅羅公司可以在中國建立裝配線,而通用電氣公司則推出GEnx系列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就是波音787-9客機的發動機。
A330NEO客機,它配備的發動機就是遄達7000
中國自行研制的AEF3500渦扇發動機
從現在情況來看,CR929客機發動機應該首推遄達7000改進型發動機,堅決拒絕GEnx系列發動機。盡管英國肯定會受到來自美方壓力,但是從英國頂住美國壓力,繼續采用華為建設5G來看,羅羅公司對華斷供發動機應該不大。中國是當今最大民機市場之一,運營大量民用客機,如果中方能夠在航空發動機方面能夠給予羅羅公司優先和傾斜,例如中國引進客機優先考慮使用羅羅公司,相信他們還是可以頂住美國的壓力。這一點還有助于改善羅羅公司財政狀況,有消息說美國一些財團希望收購羅羅公司,以便壟斷國際航空發動機市場,如果羅羅公司營收大幅度改善,應該不會接受外部收購,當年英國可以放棄整個飛機工業,也要保住羅羅公司,這樣就能進一步降低未來斷供隱憂。
CR929客機大量采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
制造材料是CR929客機需要克服另外一個難關。新一代寬體客機為了保證經濟性,采用了更大比例碳纖維復合材料,以降低結構重量。例如波音787客機就大量采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整體重量占比已經達到50%。CR929客機也需要大量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以保證飛機經濟性。考慮到民航安全性能第一,因此民用客機要用T800級別以上碳纖維制造。此前這個級別碳纖維只有美日才能生產,他們一直對中國進行禁運。經過努力中國已經研制成功T800、T1000級別碳纖維,并且建立了千噸級和百噸級生產線。國產T800碳纖維在航空領域已經開始,根據相關資料,2018年底,中國商飛完成了CR929客機復合材料前機身攻關全尺寸筒段,為全機制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已經能夠研制當今最先進航空電子系統
航空電子系統方面則憂慮并不大,國產航空電子系統在新世紀突飛猛進,已經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度,具備為CR929客機配套能力。歐洲廠商例如泰利斯也提出可以為CR929客機研制航空電子系統,所以美國難以在航空電子系統方面要挾CR929客機。
綜上所述,中國民用客機工業未來發展還是要堅自力更生,力爭外援的方針。苦練內功,突破關鍵技術,避免受制于人。另外一方面也要加強與國外技術合作,提高國產飛機起點,在合作對象可能要以俄羅斯、歐洲廠商為主,美國廠商應該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