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水
全世界大國對軍事建設都非常準備,簡單來分析,打仗就是拼武器和人力,誰的武器先進,人員素質高,數量多,就占據更大的優勢,要支持先進武器作戰,需要的后勤物資是海量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后勤能力決定了作戰能力的上限,裝備再多的武器,假如后勤能力不行,那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很快疲軟,所以,全世界大國都對后勤給予了巨大的重視。
后勤有幾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要生產能力強悍,而且平時也有足夠的儲備,這就需要一個國家有足夠強悍的工業,另外一個方面,生產出來后如何快速送到前線,這就是一個核心問題,而現代戰爭的高節奏,則對后勤物資的運輸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終的答案,雖然海運和陸地運輸也是最常見的運輸方式,具有運輸成本低的優勢,但是速度慢,相比之下大型軍用運輸機空運是不可替代的工具,某些角度來說,甚至是唯一一種能快速運送物資,武器和人員的一種裝備,得到了高度的重視!
從軍事力量對比來說,中國缺乏大型運輸機,比缺戰斗機更嚴重
中國空軍和世界第一的美國空軍相比,在戰斗機數量上差距比較大,三代機加隱身四代機總數在1000架左右,美國空軍2019年統計,擁有2800多架戰斗機,這還不是全部,假如加上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相比差距更大。
但是假如統計大型運輸機,我國則差距更多,中國運-20和伊爾-76總數就是很少的幾十架,外加上百架的中型運輸機運-8和運-9系列,飛機總數預計不超過150架,但是美國空軍C-5M外加C-17以及C-130還有各種類型的軍用運輸機,總數接近1000架,中國運20最大運載能力66噸,現階段只有50多噸,伊爾-76運載能力50噸,運-8和運-9運載能力20噸,而美國85架C5M飛機每架最大運載能力有120噸,212架C-17每架可以運載75噸貨物,而C-130飛機總數近400架,每架運載能力比中國運8和運9更強,最大載重近30噸,美國飛機不僅從數量上,還是載重上都遠遠超過中國。
再加上美軍500多架的空中加油機編隊,實際兩國空軍作戰能力差距更大,這也是美國能全球快速部署,快速反應的根本,缺了如此強悍的大型軍用運輸機機隊,美國空軍無從談起。
中國運-20肩負了超級重任,將作為中國未來30年遠程運輸的核心長期存在
從現實來看,中國空軍最缺的是兩種型號,一種是基本的運輸型號,這就是現在正在批量生產的運-20基本型,未來將換裝國產渦扇-20發動機,預計最大載重能力和油耗將有巨大的改善,發動機性能預計可以趕上上世紀90年代的杰作:美國CFM56-5發動機,這對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需要在可靠性上做出巨大的提升。
另外一個改型則是特種用途機型,這個需求很多,最明顯的是空中加油機和空中預警機機型,未來還可能增加電子戰機型,海上巡邏救援機型,以及滅火機型等等,其中要求最迫切的是空中加油機以及空中預警機,這兩種改型對中國空軍作戰具有絕對核心的重要地位。
中國空軍大型預警機受制于平臺,運-20成功,可以無限量生產
就空中預警機而言,中國最大型的預警機是空警-2000,飛機采用了俄制伊爾-76機身外加中國制造航電設備,具有強悍的作戰能力,最大缺陷是,由于得不到足夠的伊爾-76飛機,只生產了幾架就被迫停產,最終改成60多噸空重的運-8平臺,雖然設計師采用了很多辦法縮減電子設備重量,但是機體太小,重量受限,還是嚴重影響了總體性能發揮,運-20成功之后,將可能繼續空警-2000的傳統,改成預警機,制造數量可能在50架左右。
而空中加油機,這更是中國空軍的最短板,就目前為止,中國空軍僅有少量轟油-6飛機,一次出擊輸油重量在15噸左右,而中國空軍現有飛機,尤其是殲-20和殲-11系列都是內油在10噸級別耗油大戶,而采用運-20改加油機后,1000公里距離外輸油量將可以達到60噸級別,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目前而言,運-20在中國空軍可謂是供不應求,幾乎是有多少要多少,需求無限,前景無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