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局座召忠
近日,根據部分臺灣媒體報道,臺軍計劃于2021年左右量產所謂的“雄風”二型和“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增程版。在報道中,有些媒體直接將這些新型導彈的射程劃到了大陸,宣稱能夠“打到浙江至廣東外海”。
一直以來,“雄風”三型反艦導彈都是臺軍和部分臺灣媒體宣稱的“航母殺手”,在他們口中,不要說對付解放軍的航母和戰艦,就是美國海軍航母戰斗群,遇上“雄三”也是有來無回。就連美國和日本都極度“眼饞”“雄三”,一直想從臺灣購買這種導彈……
不過對于臺方部分人引以為傲的“飛彈”,恐怕絕大多數大陸網友的印象還停留在“誤擊漁船”這一烏龍事件上。
遭到誤擊的“翔利昇”號
2016年7月1日,臺軍錦江級巡邏艦“金江”號在進行“雄風”三型導彈的測試時,失誤射出一枚“雄風”三型導彈。導彈飛行了約40海里后,在澎湖列島的東南方海域命中高雄籍漁船“翔利昇”號。“翔利昇”號船長當場死亡,三名船員受傷。導彈貫穿船體后繼續飛行一段時間,隨后墜入大海。
右為錦江級巡邏艦“金江”號
這號稱能“摧毀美國海軍航母戰斗群”的“雄三飛彈”,怎么打一艘小漁船還這么困難呢?其實,這還真不是導彈的錯。作為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雄風”三型導彈能夠有效的貫穿現代軍艦的多層艙壁,在艦體內部爆炸。而漁船的船體在超音速導彈面前薄的像紙一樣,導彈打在上面當然是一穿而過。并不是“雄三”威力不夠,只是漁船太小了而已。
盡管如此,“雄三”的性能仍然難說是盡如人意。首先我們忽略部分媒體的搞笑信息,從技術上對“雄風”三型導彈進行分析。作為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雄風”三顯然是比較先進的:畢竟全世界也沒有多少國家和地區具備研制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能力。
雄風”三型導彈
但如果和同一級別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相比,“雄風”三可就有點露怯了。“雄風”三型導彈采用的是液態燃料沖壓發動機,并在彈體外加裝火箭助推器的設計。雖然臺媒總是號稱“雄三飛彈”是自主研發,但其實“雄風”三的設計仍然起源自美國。
超音速戰術導彈(STM)
20世紀60年代,美國沃特公司開始了ALVRJ計劃,準備研制一種“先進小體積沖壓發動機”。ALVRJ后來轉變為“超音速戰術導彈”(STM)計劃,不過最終被美國海軍取消。經過了十多年的研發和競標,沃特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時間,但卻被美國海軍放棄。1984年,這個“倒霉孩子”也被轉手出售,接盤的正是臺“中科院”。
鷹擊一號(C-101)導彈
在STM的基礎上,臺“中科院”結合此前開發“熊二”的經驗,很快照葫蘆畫瓢的搞出了樣彈。1997年,“雄三”的原型彈首飛,可以說這個時候,“雄風”三型導彈的性能在世界上還是比較先進的,稍稍強于中國大陸同一時期研制的“鷹擊一號”導彈,但仍然遜于俄羅斯的Kh-31P反艦導彈。
鷹擊-18超音速反艦導彈
不過如今距離“雄三”首飛,已經過去了整整22年,“鷹擊一號”也進化成了“鷹擊-18”。作為一種上世紀60年代技術改進而來的超音速反艦導彈,“雄三”相比鷹擊-18、“布拉莫斯”和ASM-3等新時代反艦導彈,無疑已經大幅落后了。
Kh-31導彈
作為一種反艦導彈,“雄三”的體積相對較大,這是因為外掛的火箭助推器占用了大量空間。由于這種落后設計,“雄三”不能空射,艦艇和地面發射平臺的載彈量也會受限。相比之下,俄羅斯80年代開發的Kh-31P雖然也是外掛火箭助推器,但尺寸卻遠小于“雄三”,因此能夠在戰斗機上發射。
“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
如果和三哥的“布拉莫斯”相比,那么“雄三飛彈”的性能簡直不堪一提。作為一種重型反艦導彈,“布拉莫斯”重達3噸,是“雄三”的一倍還要多,射程遠遠超過“雄三”,甚至能搭載核彈頭。而且雖然尺寸更大,但“布拉莫斯”卻能從戰斗機上發射,這也是“雄三”做不到的。
ASM-3超音速反艦導彈
和日本的ASM-3反艦導彈相比,“雄三”更是顯得“傻大黑粗”。ASM-3不僅采用了先進的整體火箭沖壓發動機技術,還采取了隱身設計,是完完全全的新一代超音速反艦導彈。雖然ASM-3的前景尚不明朗,性能也不能讓自衛隊滿意,但仍然不是古董一樣的“雄三”能比較的。日本想從臺灣采購“雄三”無疑是天方夜譚。
當然,我們這里就不拿威力巨大的“雄三飛彈”和俄羅斯最新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對比了,畢竟這兩種導彈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艦載型的“雄風”三型導彈
而臺灣部分媒體將“雄三飛彈”吹成是“航母殺手”更是一廂情愿了。要知道面對防御完備的航母戰斗群,少數幾枚反艦導彈根本無法造成什么有效損害。如果面對裝備和戰術水平接近甚至超過解放軍的對手,臺軍絕大多數水面艦艇都會在第一時間被摧毀,很難構成有效打擊。
相比艦載的“雄三”,陸基的導彈發射車的隱蔽性更強,威脅還要稍大一些。但當對手掌握制空權后,這些陸基發射車的生存性也實在是堪憂,基本上淪為“一次性”用品。或許能夠損傷幾艘中小型艦船,但很難威脅到航母等大型戰艦。
這次報道中的“雄三”增程型,尚沒有確切的資料,但如果真的和部分臺灣媒體宣稱的一樣“能打到浙江”,那這個增程“雄三”的體積肯定更加巨大,能不能塞進普通“雄三”的發射筒里發射都成問題。恐怕直到臺灣解放之前,這個增程“雄三”都很難形成戰斗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