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定增春天對資本市場的影響—A股再融資新規解讀
來源: 戴康的策略世界
(1)當前預案通過股東大會未實施標的池;(2)創業板受限解除標的池;(3)潛在定增優質標的主動篩選
報告摘要
●事件:2月14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正式稿。
● 正式稿推出時點符合一二級市場的預期。與11月征求意見稿相比核心內容基本一致略有變化:
①發行價格9折降到8折;②鎖定期由12/36個月大幅縮短至6/18個月,且減持不受限;③發行對象上限全A統一提升到35名;④批文有效期由6個月延長至12個月;⑤創業板取消連續2年盈利、最近一期資產負債率高于45%條件,增強信息披露;⑥定價基準日可為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或者發行期首日;⑦打擊保底定增。新增內容:①新發占總股本20%上限提至30%;②新老劃斷確定時點是“實施時間”非“批文時間”。
●新規對于定增帶來哪些變化?
①折價率提升,安全墊增厚,目前項目供大于求,短期內可能出現高折價機會,未來折價率波動取決于賺錢效應;②鎖定期縮短增強了定增投資吸引力,競價參與方資金博弈增強;③單票參與門檻降低,相同資金投入下定增組合更加分散;④折價發行融資方案與老股東利益博弈增大;⑤無保底強調市場化發行。
●與13-16年定增有何不同?
①12-14年IPO暫停14個月,定增是稀缺融資通道,而目前IPO(科創板注冊制)等融資通道在拓寬,募資環境不及當年;②當年定增后存在加杠桿套利行為,資管新規后已不具實操性;③14-16年創業板定增溢價發行無鎖定期且監管相對寬松;④當年4G周期和雙創政策加持,外延并購攤薄PE炒作強化套利機會;目前重信披,強調內生增長,且參與主體多元化,α收益重要性提升。
●新規如何影響資本市場?
①一級市場利好:各項條件放寬增加利潤空間疊加上市公司現金流不足,定增業務有望迅速增長,利好投行與研究業務等綜合實力強的頭部券商。②二級市場投資收益分化:高折價和優質地往往背離;13-15年套利模式不可復制;優質資產稀缺;IPO注冊制預期下,一級市場優質標的撮合交易難度上升;新規打擊“明股實債”。③A股將偏正面反應外延并購增厚盈利的預期。④新規對創業板更有利,強化科技成長風格,中長期“優勝劣汰”為注冊制鋪路。
●如何優選標的?
①自由現金流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較強并購能力;②低PE值:市值管理空間更大,估值與定增收益率歷史上呈現負相關規律;③大股東比例高:股權稀釋越小訴求越高;④股權質押比例不高:實施難度低;⑤成長股:未來1-2年內有較高業績增速的成長股彈性更大,歷史中小市值定增長期勝率更大;⑥優先關注此前創業板兩類定增受限企業;⑦優先關注先進制造、國改等國家戰略方向,尤其是“輕資產、高研發”企業。(目前過股東大會未實施共298家)。
●核心假設風險。定增規模低于預期;監管趨嚴;疫情惡化。